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中国邮票上的今天|4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

(2022-04-21 08:27:08)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4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一组)特种邮票

新中国邮票上的今天|4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

2001-7T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一组)特种邮票

国家邮政局2001年4月21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一组)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

(4-1)T 婴宁 60分 2500万枚

(4-2)T 阿宝 80分 2500万枚

(4-3)T 画皮 80分 2500万枚

(4-4)T 偷桃 280分 1700万枚

小型张: 劳山道士 800分 1500万枚

志号:2001-7T

齿孔度数:12 度

版别:影写

整版枚数:24(6×4)

邮票规格:38×50毫米

小型张邮票规格:90×60毫米

小型张外形规格:144×85毫米

设计者:陈全胜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新中国邮票上的今天|4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

邮票资料:

(4-1)为“婴宁”。画面描绘了王子服侧身抬头看坐在树上的婴宁袖掩口笑的场面。

画面取自原文: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译文:过了好大一会,就听见门外有隐隐的笑声。老婆婆朝外面一唤说:“婴宁,你姨表哥在这儿。”门外依然嗤嗤的笑个不停。丫头把她推了进来,她还是掩着口,笑声不断。

《婴宁》描述了王子服在元宵节逛景时遇到笑容可掬的姑娘婴宁,认为婴宁那无拘无束的笑和爱花成性的癖好,不可能在当时污浊社会中生存,因此有意将她安排在远离现实的南山之中。后来,环境变了,婴宁的性格也跟着变了,敢说敢笑的婴宁因此被黑暗的现实毁灭了。这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天真浪漫、敢说敢笑的女士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婴宁的笑,很有艺术感染力。

(4-2)为“阿宝”。画面描绘了阿宝在房间里看着孙子楚魂附鹦鹉的场面。

画面取自原文:家旧养一鹦鹉,忽毙,小儿持弄于床。生自念:倘得身为鹦鹉,振翼可达女室。心方注想,身已翩然鹦鹉,遽飞而去,直达宝所。

译文:孙家原来养着一只鹦鹉,忽然死了,小孩拿着他在床前玩。孙子楚想着自己假如能变成鹦鹉,振翅一飞就能到达阿宝的房间该有多好。他正凝神想象时,而身子已翩然变成鹦鹉了,立即就飞走,一直飞到阿宝的房间。

《阿宝》描述了孙子楚钟情于富商之女阿宝,不惜用斧头砍去枝指,直到,直达阿宝卧室。此时阿宝才体察到孙子楚的一片真诚,继而为其痴情所打动。表现了青年男女无所畏惧,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4-3)为“画皮”。画面描绘了王生在屋外偷窥恶鬼画“画皮”的场面。

画面取自原文: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

译文:王生蹑手蹑脚走到窗前朝里面偷看,只见一个恶鬼,脸色青翠,牙齿嶙峋犹如锯齿一般。那鬼把一张人皮铺在床上,正拿着一支彩笔在上面描画着,很快就画好了,把笔扔在一旁,然后双手将人皮提起来像衣服一样披在身上,顷刻之间化成一位女郎。

《画皮》描述了吃人的恶鬼为骗取别人的信任,用“画皮术”将自己装扮成被卖作妾,惨遭羞辱,只得离家出逃的落难少女。太原书生王生心存邪念,便带她回书房。后来恶鬼被道士识破,一下子露出凶恶本相,王生为此遭到杀身之祸。这是作者对社会上那些“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两面派人物的形象化概括,借以警醒世人。

(4-4)为“偷桃”。画面描绘了街上各种人物观看魔术师表演上天偷桃节目的场面。

画面取自原文: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

译文:儿子抓着绳索绕着往上爬去,脚随着手移动着,就像蜘蛛结网一样,慢慢爬进云霄里去了,从地上再也看不见他的踪影。过了很长时间,真的从天上掉下一个桃子来,有碗那么大。

《偷桃》描述作者“童时赴郡试”,春节在街上看到魔术师表演上天偷桃的节目,其魔术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篇中不仅记述了精彩的演出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且叙述了魔术师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悲苦。

小型张为“崂山道士”。主图描绘了王生在道观门前向道长求教的场面。边饰为蒲松龄的“聊斋”门堂。

画面取自原文: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

译文:王生登上一座山顶,发现有一座道观,格外幽静。道观里有一个道士盘腿坐在蒲团上,长长的白发披垂在肩头,精神焕发,气度豪迈。他叩拜见礼和道士攀谈,感觉到其中道理非常玄妙。

《崂山道士》通过王生上崂山学道术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愿付出艰辛劳动却希望拣个大便宜的投机取巧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