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老师---房地产投资实务与拿地决策、投资测算及法务风险规避
(2023-04-10 16:30:28)
标签:
助理小敏17321015224 |
分类: 其他 |
房地产投资实务与拿地决策、投资测算及法务风险规避
【课程背景】
随着进入“十四五”新的发展周期,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政府的发展目标从原有的GDP经济增长,转向为“因城施策”的复合增长目标。同时,伴随着“房住不炒”、“三条红线”、“集中供地”等各项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我国房地产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再是单一的土地金融和二级开发,而对其产业招商引资、商业运营、教育体育等方向有了更多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新的去杠杆的金融政策导向下,房地产高周转的模式已经不再是房企的决胜法宝。行业本身逐渐进入饱和期,各企业在投资模式、运营体系、成本控制、设计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趋同性,投资专业如何提升行业认知,提高拿地成功率,将成为员工自身甚至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要求。
本课程主要围绕投资拓展的道、术与具体执行等维度展开,从投资拓展趋势、价值研判体系、拿地模式、并购流程及使用收并购的实操工具,结合众多经典案例,全面解析房地产投资拓展,增强地产投资管理者的投资管理和实操能力,帮助企业从投资拓展方面,打造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
【课程收益】
1、企业如何做好正确的拿地决策?分享标杆房企拿地模式,掌握土地价值判断的方法,熟练运用项目最优规划、以及简洁实用的项目可行性方案的操作
2、地产投资的全过程解析及风险防范
3、各种拿地模式和渠道的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
4、不同交易模式的项目投资测算工具、方法以及可行性研究
5、不同交易模式的相关法律实务解析及防范。
【课程对象】
1、房地产开发企业总经理、投资副总、片区总经理、项目总、设计副总、营销副总等具有战略规划与投资运营决策力的决策层;
2、投资拓展部门人员、财务、成本、法务、资金、前期、策划、设计、营销等条线管理者以及拿地相关的部门人员。
【讲师简介】
张老师:
现任某TOP10房企华南业务发展中心总经理,曾就职于深圳万科地产、卓越集团、华润置地投资总。中山大学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毕业,六年房地产专业知识学习,及十一年房地产投资经验。从事投资工作至今,签约项目三十五个,项目种类涉及收并购、城市更新、招拍挂等。签约项目总面积八百万余平方米,总货值超千亿,完整跟进多个收并购及城市更新项目全流程,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房地产投资实务与拿地决策
【3H课时】
一、拿地决策
1、典型房企拿地模式及战略模式
(1)万科:股权合作代表
(2)招商:招拍挂/勾地
(3)华润:招拍挂/旧改
(4)卓越:城市更新
(5)绿城:代建
2、土地价值判断
(1)拿地方法: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
(2)拿地技巧:看城市、看区域、看项目、看收益
(3)项目研判的四个维度:土地、效益、市场、风险
【案例】:针对所讲区域分析
二、投资交易模式
1、交易类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2、定义介绍:招拍挂、一级土地开发、勾地、城市更新、收并购、代建
2、交易模式特点及难点:
(1)招拍挂交易方式简析
(2)收并购交易方式简析、优劣势、难点
(3)城市更新交易方式简析
三、地产投资的流程
1、地产投资流程:招拍挂、收并购、旧改
2、土地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来源与种类
3、土地信息初判:重要性维度与可行性维度
4、经济可行性研判:财务测算涵盖内容、输出结果、评价指标、投资标准、专业报告
5、可行性研究报告
6、商务谈判及交易方案:合作意向书、合作协议
7、投资达成
8、投资达成后事项
四、地产投资人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1、地产投资人的角色认知:战略匹配、协调、计划管理、沟通
2、地产投资人的必备技能:财务、法务、房地产
五、地产投资未来的趋势与机遇把握
1、“三道红线”作为楼市防火墙的建立,预示着下一个时代是资金为王的时代
2、22城集中供地政策让“资金”成为房企第一生产力
3、土地出让金收入转由税务部门征收对土地市场的影响
4、“规模优先”战略调整至“防风险”
5、行业进一步集中化,不是“拼”就是“死”成为众多非第一梯队房企的困局
6、多元化、房产资产化金融化、更新改造是房地产必然的趋势
第二部分:房地产投资测算
【4H课时】
【问题1、2、3、4、5】
一、投资测算的经济可行性研判
1、财务测算的基本逻辑:模拟一条项目开发运营的现金流,定量的论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以帮助投资者决策
2、财务测算的前提输入条件:
(1)设计规划指标
(2)销售计划
(3)运营计划
(4)土地成本
(5)建安成本:全成本构成、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容积率、停车效率、场地条件、红线外投入、车位、装配式建筑、财务费用)
(6)三费: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
(7)三税:增值税、土增税、所得税
(8)经营物业假设
(9)融资方案
3、财务测算的输出结果:核心评价指标、现金流量图、敏感性分析
4、生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财务测算模块解析
1、招拍挂项目测算
(1)城市板块深化研究:如何充分认知市场
(2)测算视角下的产品最优化:怎样提高货值?
(3)测算视角下的成本最优化:怎样降低成本?
2、收并购项目测算
(1)交易对价的确定
(2)溢价的处理:直接处理、间接处理及【案例】
(3)税务的特殊处理:视同销售
(4)不同交易架构对测算的影响
3、城市更新项目的测算
(1)“6+3“方法论
(2)城市更新规划指标确定:
【案例】:深圳容积率计算办法
(3)城市更新项目拆迁成本确定
(4)城市更新项目补缴地价确定:
【案例】:深圳2019年版标定地价计算
(5)城市更新项目收益的核心影响因素
三、拿地强排详解:
1、看地:
(1)常见的误区
(2)勘察地块要注意的事项
(3)常见不利因素影响
(4)看地日志
(5)现状风险识别清单
2、拿地强排概述:
(1)强排的目的是什么
(2)强排需要做什么
(3)为什么制定强排流程控制
(4)强排操作路径
3、强排前期准备三步法
(1)地块特征分析
(2)规划要点及条件输入
(3)营销条件输入
4、强排设计五重奏
(1)产品功能落位
(2)选择使用产品
(3)底商计算
(4)合理强排
(5)多方案比选
5、【强排设计案例】:
第一步:规划条件分析
第二步:产品比选
第三步:日照/间距
第四步:布局
6、强排设计成果
(1)CAD强排总图
(2)经济技术指标
(3)SU体块模型
7、强排货值分析:拉高拍低、商铺最大化等
四、开发税务问题
1、不同拿地模式应关注的税务问题
(1)一级市场:招拍挂/勾地,一二级联动,三旧改造
(2)二级市场:土地转让,股权收购,增资扩股,合作开发,土地作价入股,联营型,委托代建
2、收并购财税问题处理
(1)财税处理原则:降低税负、延迟缴纳
(2)合法合规合理
(3)其他特殊形式
五、投资测算实例操练
1、投资测算不同阶段:
(1)初判可研阶段
(2)详判定案阶段
(3)项目可研阶段
2、测算内容:主要科目解读:全成本科目、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3、测算依据:专业板块专业报告
4、全成本解读:
5、投资阶段影响单方建造成本因素:容积率、停车效率、场地条件、红线外景观、车位售价、装配式技术、财务费用
6、投资测算实战演练
(1)第一步:项目定位
(2)第二步:户配及规划方案
(3)第三步:运营计划示例
(4)第四步:测算演练详解
(5)第五步:压力测算
7、投资测算练习:算土增税、算利润率、算地价、算最低售价
第三部分:投资相关法律实务
【4H课时】
【问题6、7】
一、在建工程转让
1、法律特点及适用情况:交易前提、交易特点、适用情况
2、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3、尽职调查关注点
4、在建工程转让的特殊情况:未达到25%投资额的处理方案
【案例】:青岛S项目
【案例】:大连H项目
二、股权类合作开发
1、法律特点及优劣势
2、法律风险:土地风险、股权风险、债务风险
3、尽职调查的关注点
4、法律风险防范主要原则:
(1)股权收购之买新不买旧
(2)股权收购之收购还是增资
(3)股权收购之直接收购还是间接收购
(4)收购前法律财务尽职调查,合同设置相应条款
5、股权收购的特殊情况
(1)土地尚未落实
(2)目标股权有瑕疵
(3)有前置审批要求:国资股权,外资股权
(4)特殊情况的股权收购:分立公司、股权退出、小股操盘
三、联营型合作开发
1、法律特点
2、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案例】:深圳地铁与万科合作项目
四、委托代建代管
1、法律特点及适用情况:交易前提、交易特点、适用情况
2、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合作模式、风控措施
【案例】:温州项目
五、投资法务尽职调查
1、尽职调查:财务、法务尽调元素
2、需发表意见及风险预估
(1)基础信息调查
(2)股权并购类法务风控
(3)股权并购类税务风控
(4)资产收购类法务风控
(5)权益合作——代建&权益收购
六、投资法务设计思路
1、如何设置交易架构
【案例1】:复杂资产关系的交易架构设置
【案例2】:不良资产项目的交易架构设置
【案例3】:一二级联动项目的交易架构设置
【案例4】:烂尾楼项目的交易架构设置
2、如何约定交易价款
【案例1】:交易价款支付路径
【案例2】:交易对价的机制设置
【案例3】:价款支付中债务的处理
【案例4】:不同交易价款的区分
3、资金支付原则、节奏设计思路
4、违约责任设计思路
七、合作项目公司管理约定
1、控股和参股项目的主要协议
2、操盘方与参股方项目管理
3、合作协议中的主要约定内容
八、投资法务疑难杂症
1、标的资产的自身瑕疵
【案例1】:坂田项目(规划冲突)
【案例2】:南山项目(拆迁不可控)
【案例3】:惠州项目(土地无法移交)
2、行政审批的风险
【案例4】:龙岗项目(政策变化)
3、或有负债出现的风险
【案例5】:平湖项目(涉诉)
4、土地成本及税务风险
【案例6】:宝安项目(土地成本是否抵税)
5、合作方风险
【案例7】:资产包(优先购买权)
【案例8】:惠州项目(合作方意愿)
第四部分:投资方式之“产业勾地”
【2H课时】
一、产业勾地的理论
1、理论支撑
2、产生背景
3、产业勾地的模式
4、产业勾地的生意逻辑
5、产业勾地的要素条件
6、产业勾地的流程
7、产业地产盈利模式
二、产业勾地的几类方式:
1、传统产业园区勾地模式:华夏幸福
2、科技地产勾地模式:碧桂园、首创置业
3、创业孵化空间勾地模式:万科
4、医疗康养产业勾地模式:绿城、万科
5、文化旅游产业勾地模式:恒大、华侨城、万达、港中旅
6、教育产业勾地模式:碧桂园、绿地、阳光城
7、典型产业勾地模式总结
三、产业合作模式:
1、产业方和地产方合作模式:
(1)分块开发
(2)合作开发1
(3)合作开发2
(4)小股操盘
(5)代建
(6)产业基金
2、产业合作协议风险要点
3、产业勾地的主要方式
四、产业勾地的流程
1、产业勾地的流程
2、政府条线:选址、产业策划、商务条件谈判、勾地条件设置、
【案例】:勾地条件设置的案例
五、分城市产业勾地策略
1、政府政策环境分析,产业策划方案结构
2、重点城市分析:北京、天津、青岛、济南、郑州
六、代表企业:
【案例】:联东
【案例】:天安
七、产业勾地案例:
【案例】:柳州勾地项目
第五部分:投资方式之“城市更新/三旧改造”
【6H课时】
【问题1、2、3】
一、大湾区城市更新政策底层逻辑分析:
1、典型主营城市更新房企投资策略
【案例】:“自己做”的代表卓越
【案例】:“买买买”的代表恒大
2、城市更新的实质:必要条件
3、“旧改”的九大模式
4、城市更新的基本流程
5、大湾区各城市的城市更新整体体系:
(1)深圳:现状数据,发展历程、政策体系、审批流程、各企业现状
(2)广州:现状数据、发展历程、政策体系、基本原理、改造流程
深圳模式与非深圳模式的对比
(3)东莞:政策体系、参与模式、审批流程、现状、合作模式
(4)佛山:政策体系、审批流程
(5)惠州:政策体系、审批流程
(6)珠海:现状数据、政策体系、审批流程
(7)中山:政策体系、审批流程
(8)江门:审批流程
6、城市更新的投资方式:股权收购、资产收购、搬迁补偿
【案例】:国企/央企在旧改投资里如何突围,已华润为例
二、城市更新的可行性研判:
1、政策可行性:
(1)“6+3”步分析法
(2)深圳各流程核心要点:
l
l
l
l
l
l
l
l
l
2、经济可行性
(1)各项影响因素
l
l
l
l
(2)影响城市更新测算结果的主要因素
3、法务可行性
(1)各节点风险点
(2)高风险城市更新十大坑
l
【案例1】:观澜项目(合法用地不足)
【案例2】:福田旧住宅区项目(无法立项)
【案例3】:坂田项目(上层规划调整)
【案例4】:龙岗项目(公共利益落实)
l
【案例5】:宝安项目(工能改性)
【案例6】:龙岗项目(政策不确定性)
l
【案例7】:宝安项目(股份公司整治生态)
【案例8】:坪山项目(合作条件不完善)
l
【案例9】:宝安项目(拆迁范围及用地权属确认)
【案例10】:南山项目(拆迁难度)
【案例11】:福田项目(地价计算不准确)
【案例12】:宝安项目(土地成本及税票)
三、城市更新税收实务:
1、房地产全周期涉及税种
2、城市更新项目财税问题处理
(1)降低税负
(2)延迟缴纳
(3)其他特殊形式
3、《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2019)核心解读
4、常见税收问题解读
四、拆补重建类更新项目测算案例解析
【案例】:深圳旧村项目测算
【案例】:广州旧村项目测算
【案例】:旧工业区测算
【案例】:旧住宅区测算
五、土地整备利益统筹
1、关于土地整备利益统筹
2、整村统筹整备运作模式
3、整村统筹整备运作项目
4、留用地地价计收规则
5、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总结
六、留用地(非农/征返)
1、非农和征返用地的定义
2、主要审批流程
3、地价的计算
【案例】:观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