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之实践应用(三十五)
(2022-06-28 17:59:39)“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之实践应用(三十五)
一.教学目标
1.能识别思辨性作文的标题(材料)。
2.引导学生关注并强化训练热点重点时事材料。
3.能准确多角度审题立意(议论文论点和论证都应具有思辨性)。
二.教学重点
1.运用思辨方法分析作文标题(材料)内部关系。
2.训练多角度审题立意,灵活运用事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
1.时事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动态焦点,彰显社会美好人性,增强社会历史使命)社会食品、交通和环境和谐安全,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
2.成长体验——汲取生活能量(关注生命成长体验,品味人生酸甜苦辣,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
自信、执着、选择、坚强、勇敢、责任、爱心、挫折、珍惜、幸福、感恩、追求、平和、信仰……
3.道德修养——谱写人性赞歌(关注当代道德楷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诚信、谦让、勤俭、责任、感恩、良知……
4.为人处世——提升生命质量(构建良好社会关系,提升学生非智力能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沟通、合作、尊重、平等、理解、宽容、感恩……
高考作文特点
题型上: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兼顾命题作文,话题作文逐渐淡化视野。内容上: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侧重普通人的生活、情感,突出社会主流价值观——恪守社会传统道德,弘扬敢于担当精神,培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呼唤社会人文关怀。文体上:突出记叙文和议论文两大文体。审题立意和论点、论证突出思辨性。
材料作文特点
从材料的数量上看,有单一型,有多则型。多则型(根据材料内涵,可分为相同型、相反型、相对型、递进型、综合型五种。多则型审题:逐则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分析。A.逐则分析。叙述描写的材料要注意抒情议论的文字,议论文字则要找到表明观点的内容,明确主旨。B.对比分析。明确多则材料之间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对立关系。C.综合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
从材料的内容上看,有新闻故事类、生活感悟类、寓言诗歌类、漫画类等。
材料作文实战指津
(1)新闻热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主要采用因果分析法(引导学生结合北京卷《火车巡逻员老计》分析理解)
读懂材料:是什么?读懂人物事件。人物、环境、事件(事迹)、语言、结果、影响
拓展思考:为什么?探寻事件原因。思想品质或出于什么目的(反应了怎样的思想品质或揭露了什么问题,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怎么办?继承弘扬……品质或揭露批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