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有应对被误判的勇气

(2025-10-25 17:24:05)
分类: 教学随笔

 

高三模拟考试后,有几个学生来让我帮助他们分析试卷,下面是我对最近几天和学生交流的整理。

考试时,先做会做的题,把这些题做好就很不错了。想在考试的时候凭着灵机一动把平时不会做的题做出来,那要运气特别好才行。

有一句说的好,想在自己的认知以外赚到钱,那是痴心妄想。把这句话套用到考试问题上,那就是想在考试时把平时不会做的题做出来,说是痴心妄想有点过分,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在答题卡上写了很多,花了很长时间,但一分都没有得到,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

功夫是平时练成的,会与不会主要是由平时的学习决定的。平时认真学习,考试题中会做的题就多,不会做的题就少,平时对问题研究清楚了,读完题就能知道会做不会做,这样就不会出现在卷面上胡写乱画的情况了。

卷面中的书写和表达要规范。怎样能让自己的表达更规范一些?有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看课本、参考书中的例题。

不规范本身就是不对的,是要被扣分的。即使你的解答是正确的,如果表达不规范,那也有可能被阅卷老师认为是错的。

即使是高考,也是有可能出现误判的,只是高考阅卷中出现误判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而已。高考阅卷时,每一张试卷先由两个人独立评阅,如果这两个人给的分差异达到两分以上,就会自动传给第三个人评阅,这样,就能大幅度减少出现误判的可能性,而我们平时的模拟考试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老师阅卷时出现误判是不应该的,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不出现误判,学校里是这样,其它的行业也是这样,没有人愿意出现误判这样的问题,同时也没有人能保证不出现误判。

如果你对老师的阅卷有疑问,那就及时提出来,作为老师我们肯定会给你解释,该改正的肯定改正,如果是你的问题,老师也会给你做出解释和说明。

有时候你觉得你做的对,但实际上你做的不对或不完全对,这种情况下你是不会知道你的问题的,老师的解释和说明能让你知道你哪里做的不合适、应该怎样做。问一下老师,心中的疑惑就解开了。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非常规的、是很少见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阅卷老师没有看明白你的方法,他误以为你的做法是错的,你是真的被误判了。当然,这样的问题你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做法是不是非常规方法。

是不是常规方法,初学者是不清楚的。他们只是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常规的,什么样的方法是非常规的。

一个全新的能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被看成是错的、不被理解,实际上并不是不正常的事,历史上这样的事很多。

见的多了,就不会觉得奇怪。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还想再说几句。

我们要有面对被误判的勇气,如果发现被误判了不要生气,按正常流程处理即可。这也是教育的不好说是应该有还是不应该有的内容之一。

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不被误解,被他人误解在过去、现在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事,是时常会出现的事,我们要正确面对这样的事。

现在的有些学生非常脆弱、非常敏感,有人说他几句,他就觉得别人是针对他了,严重一点的会抑郁,甚至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况。但是,说他的那个人实际上并没有恶意,是他自己想的太多了。还有,就算那个人真的有恶意,就是在欺负你,你为什么要想不开?你为什么不反抗?你为什么要自己折磨自己?

被他人误解,有时候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表达清楚,或者是因为我们表达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或者是因为我们做了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他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做的事,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知道要学习,要提高自己对人和事的认识。

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仍然有可能会被认为是错的。至于他人为什么会认为我们错了,我们有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因。

有耐心给我们解释的人,我们一定要感谢他。别人没有义务给我们做出解释,别人也没有义务给我们解释自己的机会。

我们只能管好自己,我们管不了他人。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误解他人,我们自己也会如此。能这样想,我们就不会纠结了;能这样想,我们学会的就不只是数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