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争论
(2025-09-26 15:37:16)分类: 人生感悟 |
我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说的不对”或“事情不是你说的那样”或与此类似的话,我一般都会停下来等他说,而不是与他争辩。
这样做,首先减少了无谓的争论,其次可以让我对事情有更全面的了解。
普通人讨论的问题,不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争论的必要。
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人或事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我们无法保证我们了解到的是人或事的全部,即使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我们在此过程中看到的或听到的也只是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部分,而不是全部。
还有一点,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只是相关人员的表现,他们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我们并不清楚。我们了解到的相关人员的内心的想法,也只是他们说出来的,或是我们揣测的,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想一想自己在做事时思想变化的情况,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听一听他人说的,能使我们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能让我们有不同的认识事物的角度,为什么不听一听他人说的?
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需要相关的人证和物证,真实情况不是争论出来的,不是自己臆想或推测出来的。
根据“一般人会怎么样”或“一般人不会怎么样”等推测出来的结果是靠不住的,因为能做出来非常之事的人就不是一般人。
根据“应该怎么样”或“不应该怎么样”等推测出来的结果同样是靠不住的,因为做正常人应该做的事的人,或不做正常人不应该做的事的人,这些人都是正常人,我们能知道正常人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不正常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来。
如果事实不清楚,并且我们想了解真实情况,那就想办法去了解事实,而不是和他人争论。当他人说的是他对事实的推测时,听着就是了。
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争论,那是立场、观点、利益等的分歧导致的。
成年人,立场、观点、利益等的分歧岂是几句话能解决了的?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不能要求他人必须接受我们的想法;我们要多听他人的说法,特别是要多听水平比我们高的人的建议。如果觉得他们说的有理,那就虚心接受,如果觉得他们说的有不当之处,可以交流,在交流中相互促进。
现在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看手机,喜欢在网上交流,却很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我想大概是因为这样做既能充分表达自己,又能避免与他人发生直接的、面对面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