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赚钱养家管理钱财能力的培养
(2024-01-05 14:56:47)分类: 杂谈 |
能力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问题,我下面要说的仅限于赚钱养家、管理钱财的能力,这是很多能力的综合表现。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感觉我们有些已经十七八岁的高中学生对于钱财的认识是不切实际的,是极幼稚的。
我们的学校教育,知识讲的很多,大道理讲的很多,但很少涉及赚钱、管理钱财的具体问题,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有关赚钱、管理钱财的问题是不是应该由学校教育来完成?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另外,学校有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教育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力不能通过合法劳动转化为足够他生存的财富,那么他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钱财,即使他的祖辈、父辈给他留下一大笔财富,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也会一无所有,因为在他周围有的是盯着他的钱财给他想办法的人。
赚钱是不容易的,选择并培养一项适合于自己的能赚到钱的能力或技能是不容易的,事实上,很多能力或技能是很难甚至于无法转化为个人财富的,特别说明一点,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只能是自娱自乐,最多可以成为职场的加分项。
比如,一个人唱歌唱的很好,但事实是这个人唱歌的水平只是比他身边的多数人高一些而已,这样的水平肯定是赚不到钱的,即使这个人唱歌的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专业水平,他也不见得能用他唱歌的能力赚到钱、赚到大钱。
比如说,能写的人很多,但真正靠写作就能赚到钱的人是很少的,靠着写文章这样的特长能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比如当一个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当一个办公室的文员等,已经是相当幸运了。
我在一次与人闲谈的时候说:不能说你没有水平,你的水平的确挺高的,但是,你的水平还没有高到能赚钱、赚大钱的程度,另外,你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
按赚钱和管理钱财的能力划分人群,可以简单地分成这样几个等次,赚的钱不够自己用的人,赚的钱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人,赚的钱除了自用外还有较大数量节余的人。这些层次划分的标准比较模糊,每一层次中个体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赚的少但生活比较节俭,能量入为出,这样的人也可以做到“赚的钱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实际上,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度过的。
没有多少钱但却需要很多钱的人是苦难故事里的主人公,比如身患重病却无钱医治,比如生长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中的孩子。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事是现实而不是传说。
自作孽不可活的人,是那些赚不到钱但却花钱大手大脚的人,这样的人十有八九是父母和至亲者的寄生虫、吸血鬼。
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和冲突,源于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当中有一个自己没有多少钱但却需要很多钱的人。比如常见于网络故事中的“扶弟魔”,问题的根源在于被扶的那个“弟”是一个自己没有钱但却需要花很多钱的人。
我之所以说“扶弟魔”是常见于网络的故事,因为我在生活中很少见过这样的人和事,相反,我还见过常被小舅子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