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姚新武
姚新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56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位思考的说服力很有限

(2023-02-21 18:45:29)
分类: 杂谈

“如果那是你或你的孩子或你的亲人,你还会这样说或这样做吗?”

这是典型的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处理问题,这样的说法能说服我们吗?如果不能,为什么?

成熟的人,头脑中至少有两套不同的标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标”,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亲人或亲近的人、对待陌生人的标准大多数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要求大家做到的,领导应该首先做到,这样的说法有多少能在现实中得到落实?领导会因为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求大家遵守相关规定了吗?

要求子女对自己孝顺的人,是不是一定会孝顺自己父母的人?答案很明显是不一定。

要求他人遵守规则的人,是不是一定是遵守规则的人?答案同样是不一定。

处理自己的亲人或亲近的人的问题时,有多少人能做到一视同仁?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做到一视同仁已是不易,更何况对一般问题的处理!

亲疏有别才是现实,正因为这样,国家才有回避制度。

处理问题时能做到不偏不倚,不一定是因为公正无私,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两个人或那几个人对于你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让我们欣慰的是世上还有一类人,他们会严于律己,但却会宽以待人,他们不会因为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严格要求他人;世上还有一类人,他们会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牺牲而要求他人也做出牺牲。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

当有人问我“换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的时候,我通常回答“不会”。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我认可的只是他换位思考得出的那个假言判断的正确性,这并不表示我会改变我的态度或做法,因为他所说的事当中的那个人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亲人、亲近的人,也就是说,那个假言判断的前提条件不成立。

对于换位思考式的问题,我曾有过比较另类的回答。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有人打了一个表现特别出格的熊孩子的事,他问我:“如果那是你的孩子,你会打他吗?”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里,自己孩子的出格表现最多只能被看作是淘气、不懂事,成年人怎么能和一个淘气、不懂事的孩子计较?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通常的回答就是“不会”。

但是,那个熊孩子不是我的孩子,甚至都不是我的亲戚家的孩子,尽管如此,我也没有按常规的套路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首先,我不会把孩子教育成那样的,我的孩子也不会是那样的;其次,幸亏那个孩子不是我的孩子,否则,他还会被打一次,并且会被打的更惨。”

“其次”后面的话不是我的原话,为了适当我做了一些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