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创新概论》节选--左占国
中医学既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于2千多年前人类历史第一次文化复兴的中国春秋秦汉哲学成功之际,以易学文化为背景,用形象思维和实象论哲学为指导,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辨观和归纳推理与综合方法为思维路径,以气化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形神学说等象思维概念为理论核心,以人-自然-社会-环境为医学模式,研究对象是人与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七情的整体关系,以天地人为研究之实,以象道神形为研究之名;研究路径为:司外踹内、取类比象、以象测脏、主客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道器合一,医药合一。主张持中致和、道法自然、大道至简、以人为本。思维方法:用形象思维以生成论为基础,从发病学角度切入,看的是有病的人,研究的是治向何去,所用方法是道法自然,属象思维科学体系,是用象思维科学构建的低成本智慧型医学范式。内涵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养生长寿治未病多维效验,具有大道至简、简便廉验、就地取材、节能环保、绿色天然的学科价值观。
中医的形象思维是东方思维的象征,是人类思维的一大特色,在世界思维体系中有重要地位[1]。王琦教授在《打开东方思维的钥匙》一文中将其概括为“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基本概括了中医学的哲学观和中医思维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中医学的原创思维模式,具有理论原创性,树立了鲜明的独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生命力,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了中医学发展的大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西方逻辑思维相比较,中医形象思维的许多优势是西方逻辑思维所不能企及的。以往,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形式逻辑加实验才能是科学,爱因斯坦却提出,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形式逻辑加实验的道路却形成了众多古代成就?中国的圣贤没有走上形式逻辑加实验的这两条路那是不用惊奇的,惊奇的是为什么取得许多古代的成就?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回答过,我们的答案:那是因为采用了非逻辑形式的思维,如象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研究的路径很多,方法多样,我们为什么要首先研究中医原创的思维模式并需要不断地创新思维呢?什么是模式呢?美国建筑大师C·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中,对于模式曾经有过经典的定义:“模式是用以描述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模式,人们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从而无需重复相同的工作。”创新就是改变原来的规则。由此,思维模式是对思维活动的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即用最精炼的语言勾画出该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的框架,同时它也往往反映出了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模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它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灵魂。中医药历经几千年依然屹立于世界医林,没有被改造、代替甚至自行消失退出历史舞台,除了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并仍能继续在世界医学领域里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2]。
1、中医属象思维科学体系。系统整体的形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的核心,所谓系统,是指相同或同类事物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组成的整体。其基本观点是整体性观点、有序性观点和互等性观点。其中,整体观是系统观的核心。系统思维则指以整体性的观点认识事物。以整体观为核心的概念当属“气一元论”及“阴阳五行学说”。
2、在系统思维方面,受整体思维的影响,而更注重归纳推理和综合。因为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思维形式的推理;综合是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认识过程。这两种思维形式都是从局部到整体,最终目标是树立整体的思维形式,如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医药合一就是从整体的、内向的、曲线的、运动着的、联系着的系统思维探讨医学的典范。
3、象数思维是唯象思维与数理思维的融一,是中医思维的重要基础。唯象思维远高于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高度抽象,特别是太极图、河图、洛书的象数文化对中医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象数思维的重要特色在于通过“取象”和“运数”的融一而蕴含了高度的平衡观。故中医学的平衡智慧是建立在天地、自然、社会、环境、人、心理整体平衡基础之上并贯穿于始终的,象数思维的发展促进了意象思维的形成。
4、义理思维是从唯象思维到意象思维的发展,是《易经》象、数、意思维的融一。义理思维即易辩。易辩,即易学思辩逻辑,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高度发展。是在象数思维基础上的升华,产生于象数思维,即意生于象,因象明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方法即由此产生。义理思维和象数思维的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医思维的两大支柱。
5、创造思维即灵感、顿悟及特异思维和反向思维的综合。灵感是顿悟的前兆,灵感是思维的先锋,灵感是突破性创造思维的象征,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突然沟通的瞬间,而顿悟则是灵感的爆发。潜意识工作到极点的时候则阴极必阳,通过和显意识暗契而豁然贯通,这就是佛家禅悟、道家入神和梦境顿悟与气功开慧的道理。善于联想的人往往最先获得灵感的闪现。中医学不仅具有科学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哲学属性和社会属性。从创立中医学的2500多年来,完善而庞大的中医学科体系,是历代中医学家及各领域各阶层学者共同用东方形象思维智慧建构的属象思维科学体系的医学科研成果。它不仅是治病强身养生益寿的宝典,更象是一颗耀眼的智慧明珠,其科学价值令全世界瞩目。在外感病得到有效控制的今天,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集中涌现,面对新情况就应该有新办法,中医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技术与手段就是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占国·实象论哲学思维智慧的结晶--经络学说[J]吴以领//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M]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4、2月
158--163
[2]、王琦•打开东方思维的钥匙 ——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9月5日第3770期
河北博雅中医--阴阳证治学科远程诊疗网www.boyazho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