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一.教材分析:
二.近几年高考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内容考察的分析
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经常涉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一般会考察公式的应用,特别是公式逆用,三角函数内容在高考中是以一大一小题的形式出现,分值18分。掌握好本节内容,对三角函数知识打好双基,完成高考对三角函数知识考查要求的基本技能奠定了基础。
三.课时的划分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1课时)
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3.形如y=asinωx+bcosωx的最值和周期问题(1课时)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的推导。
2.理解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的作用。
第二课时: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的推导 。
第三课时:1.进一步熟练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函数公式。
四.学情分析:
五.分课时设计:
http://s13/mw690/003wr0Pogy6Ikyvmg5Sac&690
【学习目标】
3.通过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通过探究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http://s9/mw690/003wr0Pogy6IkyO3HeM08&690
cos(α-β)= cosα-cosβ吗?
2.
探究1:如何用角 、 的正余弦值表示cos(α-β)呢?
阅读116页,自己画图并运用三角函数定义及向量知识证明cos(α-β)的表达式
3.细心观察C(α-β)公式的结构,它有哪些特征?其中α、β角的取值范围如何?
4.在公式C(α-β)中,角β是任意角,思考角α-β中β换成角-β是否可以?此时观察角α+β与α-(-β)之间的联系,如何利用公式cos(α-β)来推导公式cos(α+β)呢?自己不妨试试
5.在课前,回顾一下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默写出来,并总结公式的特征以便应用
例1.
变式训练
1.不查表求cos75°,cos105°的值.
例2.不查表求值:cos110°cos20°+sin110°sin20°.
变式训练
(2)cos(x+20°)cos(x-40°)+sin(x-70°)sin(x-40°).
http://s8/mw690/003wr0Pogy6Iky520Dl87&690
http://s6/mw690/003wr0Pogy6IkztOk6Nd5&690
1.
http://s11/mw690/003wr0Pogy6IkzIy6aCfa&690
|
http://s1/mw690/003wr0Pogy6IkAG8WcMe0&690
1.
计算:(1)cos(-15°);
(3)sinxsin(x+y)+cosxcos(x+y).
1.课本118练习2、3;课本121页 习题3 -2 A组3
http://s11/mw690/003wr0Pogy6IkyBxyH0fa&690
【学习目标】
2.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通过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得到两角差的正弦公式。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1.利用诱导公式通过cos(α+β)自己推导sin(α+β) 公式及sin(α-β) 公式
2.总结公式特征并记忆
3.公式运用:求值(1)sin15°
http://s13/mw690/003wr0Pogy6IkzaesK86c&690
例1.(学生独立练习公式应用,然后同桌交换检查)
http://s9/mw690/003wr0Pogy6IkBrNUhi98&690
1. 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证明;
2.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应用。注意:α=(α+β)-β , α=(α-β)+β等。
http://s1/mw690/003wr0Pogy6IkB2x96w30&690
作业:课本121页 习题3-2 A组;课本118页 练习题4
http://s8/mw690/003wr0Pogy6IkyEBNTV67&690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将y=asinωx+bcosωx一般类型的函数化为y=Asin(ωx+φ)的形式。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化简。
1.复习并默写公式C(α-β)、C(α+β),S(α±β)
2.化简或求值:
http://s4/mw690/003wr0Pogy6IkBBuIuLe3&690
http://s15/mw690/003wr0Pogy6Ikzcv1tI9e&690
例1. 求函数y=asinωx+bcosωx的最值和周期
(教师分析、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推导并说明其应用)
小组合作:
http://s11/mw690/003wr0Pogy6IkADAlhU7a&690
1.课本121页4
2. 计算:
(1)cos(-15°);
(2)cos15°cos105°+sin15°sin105°;
(3)sinxsin(x+y)+cosxcos(x+y).
http://s13/mw690/003wr0Pogy6IkB6ANRO6c&690
1.课本121页
习题3-2
A组
第2题
(1)
(3)
第3题
第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