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杂说”之二百二十四:《第一代独生子女将如何奉养老人?》

(2025-05-07 09:54:50)
分类: 家教杂说

“家教杂说”之二百二十四:《第一代独生子女将如何奉养老人?》

《第一代独生子女将如何奉养老人?》
赵忠心

       一件让我耿耿于怀、放心不下的事,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那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的问题。
       粗略估算一下,他们的父母多数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时至今日,应该都进入古稀之年了。
       我经常看到的是,这些老年人如今仍旧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无微不至地侍候着“独一代”和“独二代”,“下岗”的日子遥遥无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代独生子女还是未成年人时,挂在人们嘴边的一个词是“四二一”家庭结构。说的是,独生子女有父母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两代六个长辈人关爱,几乎被爱所淹没,大家担心他们被娇惯溺爱。
       现在他们长大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到了耄耋之年,行动不便,需要儿女照料,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变老了。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不仅要照料年迈的父母,还要照料第一代独生子女和他们的儿女。
      过去说,“上有老下有小”,指的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主角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年届花甲、奔古稀的父母。
       我就认识一对接近古稀的老年夫妇,他们的父母已经送去养老院,他们的孙子送进了幼儿园。他们不仅每天要去儿子儿媳家接送上幼儿园的孙子,每个星期还要抽空跑敬老院几次,看望他们以至耄耋之年的父母,忙的团团转,没有喘息的机会。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随着时间段推移,渐渐地,人们自然而然地又会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当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老得行动不便的时候,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何奉养爸爸妈妈公公婆婆这四个老人的问题。
       一些被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抱大”的独生子女,都已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发现到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在心安理得地尽情享受着老爹老妈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侍候,仍旧只管自己过着轻闲、自在、潇洒的“饭来张口”、“一觉睡到自然醒”的贵族式的生活。
       有的独生子女做了父母以后,对自己的孩子心很软,舍不得让孩子经受一点儿磨难;而对老人却心很硬,很少心疼日夜操劳的年迈的父母。
       公正地说,这也不能都怪第一代独生子女,老年人也要自我反省。你们一把屎一把尿把第一代独生儿女养大,劳苦功高,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伦理角度来说,你们已经尽到了社会义务,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问心无愧,心安理得。按理说,也该“下岗”颐养天年了。
       然而,不少独生子女的父母,老当益壮不服老,仍旧一瘸一拐地尽心尽力地侍奉儿女。
       老年朋友,你们总有干不了的那一天,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的那一天。当年,你们只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忙于开发第一代独生女的智力、提高分数、报考理想学校了,从来没有或很少重视培养第一代独生儿女的生活自理的意识和能力。
       而第一代独生子女都是成年人了,有的自我中心意识严重,心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极个别的已经懒惰成性。到这个时候,木已成舟、习与性成,你再想给他们“补”上这一课,谈何容易?
       等到了你们真的干不了的那个时候,儿女自己怎么办?你们这些全心全意为儿女服务大半辈子的老年人,由谁来奉养?有的独生儿女被你们娇惯得都不能自立生活自理,他们中有的都“懒得自己侍候自己”,能像你们照料他们那样,奉养你们吗?难以想象。
       老年人可能是这样想:我这样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地“全天候”地侍候他们,等我们老了不能动弹了,他们也会如此这般地侍奉我们。是吗?
       有的家长以身作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儿女会受到积极影响,也跟着家长学,成为知恩图报、有良心的儿女。
       有的就不见得。常言说,懒人是勤人给惯出来的。我很担心,老年人越勤,儿女就越懒。恐怕你们到需要儿女奉养时,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美妙。
      我们这代人,都侍候过老年人。过去,家里的儿女多,平时老人没病没灾、身体健康、能生活自理的时候,大家轮播经常看望、关照一下就可以了。
       要是老人一生病住院,就是多子女家庭,儿女们也都会忙得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感到压力很大。
       而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活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不比过去多子女家庭的子女强。到那个时候,孤立无援的独生儿女,他们几乎要同时照顾至少四位老人,不知道他们如何应对?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规避。未雨绸缪,做子女的不能没有这个思想准备。这个问题也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