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忠心家庭教育
赵忠心家庭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992
  • 关注人气:7,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生活”之二十二:《再谈女人的“唠叨”》

(2025-02-16 05:07:17)
分类: 老年生活

“老年生活”之二十二:《再谈女人的“唠叨”》

销售服务热线  010-6894.8351

======================================================

《再谈女人的“唠叨”》

赵忠心

 

有一位女同胞读了我的《闲谈女人“唠叨”》一文,如获至宝,非常兴奋。以为找到了她好唠叨的“知音”和支持者。便把丈夫和儿子招呼到身边,强行要他们听她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地朗读我的文章。

没想到,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那父子二人刚听了一半,都捂着耳朵逃之夭夭,拒绝继续听下去。

果不出我所料,还真的有人以为我是“全面肯定”女人“唠叨”,赞赏、支持女人“唠叨”,鼓励发扬、光大女人“唠叨”的“优良传统”。

其实,这是“断章取义”,片面地理解了我文章的主题。是典型的“拿着鸡毛当令箭”。

我的文章是针对一种“倾向”写的。是在纠正偏向,纠正不正常、不正确、片面、偏激的倾向,是不同意“全盘否定,口诛笔伐”女人“唠叨”的。

 但我的文章,并没有“全盘肯定,大加赞赏,极力支持,发扬光大”女人“唠叨”。我绝无此意。而是要人们全面地看待女人的“唠叨”,不要片面、偏激。

我的文章对女人“唠叨”的现象,可能肯定得多了一些,或是“过头”了一些。这就算是对“全面否定”女人唠叨的观点的一种“矫枉过正”吧。

“矫”,即扭转、纠正的意思。“枉”,即弯曲。“过正”,即超过了限度。“矫枉过正”就是为把弯曲的东西扭正,结果又扭向了另一方。“矫枉过正”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矫正偏差过了头。但这是正常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因为过去还有一句成语:“枉直必过。”是说“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

“唠叨”,就是说起来没完。如果偶尔唠叨个一两次,别人还能忍受。要是每天都说起来没完,那就成了名副其实、货真价实的“家庭噪音”,让谁也受不了。

对于女人的唠叨,有时没人反抗,那并不是爱听,而是“没法子”,无可奈何。是男人的大度和孩子们的容忍,是司空见惯,是习以为常,是忍气吞声,是逆来顺受。并不是“欣赏”,并不是爱听。

请女同胞一定不要误解。可不要把好“唠叨”这事看成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弄不好真会因此而伤害夫妻、母子感情,甚至会引出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引发心理疾病,比如夫妻分道扬镳。

当然,也并是所有女同胞都从心底里就爱唠叨,有时也抱怨自己,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这张嘴巴呢?

从表面上看,女人爱唠叨似乎是一种习惯。其实,爱唠叨是反映情感比较脆弱,承受压力、挫折、委屈的能力比较差,心胸比较狭隘,心里装不住事。

那些不怎么爱唠叨的人,并不是心里没事,没有怨气、怨言。而是心大、有度量,“宰相肚里能撑船”,豁达,包容,能容忍,有修养。有不良情绪,能自我调节;有怨气,能自行化解;有郁闷,能自我排解;有想不开的事,能自我安慰。

有的女同胞的心胸狭隘,并不是天生的,不是固有的本性。而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女人受生理、家庭角色和传统观念的限制,一般活动领域、视野相对狭窄,社会交际圈子相对来说比较小,履历不够丰富,经历的事情少;再加上,当今社会上在许多领域中实际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现象,她们在外边受到不公平、公正的待遇,受到无端的“挤压”、“歧视”、“排斥”,受到委屈,心理很不平衡。

在外边,在单位里,又不能敞开地肆无忌惮地发泄怨气,怎么办?只能回到家里,在家人面前发泄。

于是,回到家便什么也看着都不顺眼,牢骚满腹,在许多小事上斤斤计较,让家人觉得是吹毛求疵,是“鸡蛋里挑骨头”,是故意找茬。于是,便用对家人唠叨的方式,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平、委屈,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家人应当善解人意,理解她们,允许、包容他们的发泄。

唠叨是不好,是令人生厌,是一些女人常有的毛病。但男人还是应当给予理解、包容,并设法帮她们解脱。男人也有这个责任,也应当有这个能力。

比如,多关心、体贴她们,明察秋毫,善于体察她们情绪微妙的动向、变化。特别是女人到更年期,情绪很容易不稳定,莫名其妙地易怒,遇事多开导,多安抚,多包容,多忍让,少抱怨,少责怪。男人要学会“哄女人”,哄女人开心。

要关心女人在单位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状况,主动询问,耐心倾听他们的述说,多承担责任,多检讨自己,充当女人的“减压器”,甚至“出气筒”。

女人在外边受了窝囊气,回家来发泄,要尽量顺着她们,而不要“戗”着她们。“有话”,等她们情绪平息下来再说也不迟。

千万不要像公正无私的“法官”,公平公开的“裁判”,“真理的化身”那样,当即“义正词严”地驳斥、训导她们,在他们情绪激动、还在“火头儿”上的时候,分辨是非曲直,明辨谁是谁非。不能“火上浇油”,要充当“灭火器”。

下班后、节假日,常陪她们出去转转,散散步,散散心。逛逛商场,买买东西,逛逛公园,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外出旅游,开阔开阔眼界。聊聊女人感兴趣的别的话题,设法分散、转移她们的注意力,逗她们开心,排解她们内心的烦恼和苦闷。

平时在家多帮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眼里要有活儿,主动一些,手脚勤快麻利一点儿,抻抻你那懒筋,分担她们的家务事,替她们分忧解难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多体贴、照顾她们,给她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舒缓、疏解她们忿忿不平的情绪,等等。

我想,男人做到了我所说的这些,一般情况,女人的唠叨会逐步有所收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