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二百四十六:《里里外外一把手》

分类: 随笔 |
随笔之二百四十六:
《里里外外一把手》
赵忠心
孙女上的是寄宿高中。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儿子儿媳今天上午,接孙女回家。孙女说,想吃海底捞。
中午十一点半,我和奶奶先到饭店等待他们一家三口。
国奥村店在我们家附近,吃海底捞的人很多,等候了大约一个小时才等到位子。
回家的路上,孙女打电话说,她被评为海淀区三好学生。见到孙女,我首先祝贺她荣获海淀区的三好学生。
儿媳拿出证书让我看,说,这海淀区三好学生是2023年度的。
我情不自禁夸赞说,我的大孙女就是棒!继续努力,争取今年再获得一个三好学生!
孙女正上高二。她对我们全家人说,她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分数在全年级八个班是第二名,政治课分数在全年级是第一名。
孙女的文化课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很强,各科的学习方法也都掌握了,学习不成问题了,已经完全不用家长操心了。
一家人落座以后,点菜、调作料、结账都是孙女的事,我和奶奶、儿子、儿媳四个大人坐等孙女一个人张罗。
我对儿子、儿媳说,咱们家的旸旸真能干,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独立意识、能力都很强,就像她的姑姑。
我们老家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姑姑侄女,差不了一席篾儿!意思是说,姑姑、侄女儿很相像,差别很小很小。
咱们赵家的女孩子个个都很泼辣、能干,这是我们赵家的家风熏陶出来的。
儿媳妇说,从旸旸小时候,我们就注意锻炼她。到外边吃饭,从三四岁的时候,都是让她去跟服务员打交道,让她去结账。我们一家人到超市采购,让她挑选蔬菜、商品。缴纳水、电、气费用,都是让她一个人去。
我和她爸爸都是故意“示弱”、“装懒”,事事都把她推到第一线。她很高兴,也很自豪,乐于去做。
放假期间在家,看到我和爸爸上班累,她经常主动张罗做饭,已经会炒很多菜。就这样,她越来越自信,胆量、本事也越大,也能做主,我们把她给练出来了。
我说,很好,很好!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将来,她有机会出国留学,我们就能放心了。
我说,她姑姑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离开家到了北京市体委花样游泳队,过上了独立生活。
十四岁那年,花样游泳队派她一个人,独自乘坐火车,去成都参加加拿大教练的花样游泳培训。十八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北京市花样游泳队的教练。她白天,在队里训练队员,晚上便开车去外语学院学习外语。
当年,去澳大利亚留学时,二十一岁,刚从北京市花样游泳队教练位子上退役,也结了婚。她随身带去了足够的购买轿车的钱,她姑姑没买,出门都是乘坐公交或走路。
我们问她,手里有钱为何不买车?买辆车,出出进进多方便。
她姑姑说,乘坐公交,可以广泛地接触那里的原住民,能够更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留学归来,要找工作。我说,需要我帮忙,我可以帮你。她的公公是中央一个部的副部长,也说需要帮忙,也可以帮她。她都婉言谢绝,每天开着车,东西南北城独自到处联系。最后,被中关村中兴软件公司录取,成为董事长的助理。
(2024年3月2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