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二百二十五:《和一个亲戚讨论如何撰写人物传记》

(2024-12-29 05:46:55)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二百二十五:《和一个亲戚讨论如何撰写人物传记》

随笔之二百二十五:
《和一个亲戚讨论如何撰写人物传记》
赵忠心

       前些日子,在老家县城的妹妹特地打电话说,有我们的一个远方亲戚有事要找我。
       这个亲戚是我二姥姥家三儿子的儿子,算是我的一个从未谋面的小表弟。
       我父亲这边,母亲那边,两边加起来,我的表兄弟总共得有好几十个。我离开老家六七十年了,有好多都没有见过面。这位表弟,前些年我回老家去看望他的父亲,即我叔伯舅舅,曾见过一面,未曾直接交际过,印象不深。
       妹妹说,他们夫妇为他的岳父撰写了一本传记,要我看看。
       因为传记的主人公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党员、老革命,主人公的革命经历和事迹,是当前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教材,希望我帮助联系有关出版社出版。
      我这个人本事不大,但还乐于助人。就是我不认识的人,找上门来,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都是不图回报,以助人为乐。更何况是亲戚,这个忙不能不帮。
       距离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没几个月了,这事必须要抓紧。
       所以,他们给寄来样书以后,我暂时放下手里其他的事,先看了看他们撰写的样书。
       我用了一个半天,一个晚上,认真阅读了几十万字的样书。看完之后,昨天上午,我便主动给这位远在石家庄的亲戚打电话,谈了我的一些读后感和修改意见、建议。
       像是讲了一堂课,我们在电话里谈了一个半小时,我口干舌燥,可把我给累坏了。
       我说,你们夫妇为老人撰写了一部回忆录,这是人物传记。你们
很有孝心,我很赞赏。
       撰写人物传记,首先是内容要真实、可靠。不能任意编造。这一点,你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收集了很丰富的可靠史料,没有什么问题。
       二是写得要生动。我认真看了样书,你们作为人物传记主人公的儿女,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字规范,朴实,主人公的事迹陈述、情节表述和文字语言都很有活力,能吸引人,感动人。
       三是要人物的特点突出。这个问题,我坦率地说,处理得不是很好。我说,老哥我是个当老师的,不会说虚情假意的客套话,我要实话实说,直截了当,你们不要介意。
        人物传记的主人公是1925年的老党员,老革命,参加了我国新民主革命的历次革命战争,屡建战功;建国以后,是“新中国第一大案审判长”,对新中国党的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你们撰写的传记,显然没有突出最后这个值得关注的独具的特点。
       所谓“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也就是说,别人没有,我独有
       你们撰写得像是人物的“年谱”,行文平铺直叙,像是记述生活履历似的,太平淡了。不能引起出版社和读者的兴趣。书的叙述,不能像记流水账似的事无巨细,要有详有略,突出重点。“新中国第一大案审判长”部分,资料还不是太丰满,需要进一步收集、补充、充实、强化、突出。
      书的标题一般化,没有个性,也没有体现主人公独具的特点来。
       这部人物传记要公开出版,第一,要引起出版社的兴趣;第二,还要能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
       因此,我建议标题要突出主人公的特点,设“新中国第一大案审判长”为主标题,你们现在的标题或改为副标题。这样设置,既突出了主人公的特点,也概括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
       传记的结构也要调整,把主人公独具的特点往前提,放置书的首位,显眼的位置,开宗明义,让读者打开书一看,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不由自主地产生欲罢不忍、欲罢不能的强烈阅读欲望。
       在行文上,要按照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分成几个阶段来布局,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阐述主人公的革命活动和英雄事迹。这样,使书内容富有节奏感,读者读起来不觉得烦,不觉得累,能持续保持继续阅读欲望的经久不衰。
      下午,亲戚发短信来,接受了我的建议。说,按照我的建议,整理过后,再印第二本样书,寄给我看。
       至于找出版社的事,我说,这事有点儿难。我是出版了一些书,但我认识的,打过交道的出版社,都是儿童教育方面的出版社,或一些大学出版社,能够对这类书感兴趣的出版社,我并不认识,说不上话。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的出版社都改制了,都是企业,是走市场的,自负盈亏,没有人会给出版社经济上的补贴。要出书,必须要赚钱,不赚钱的书,出版社是不会出版的。
      找出版社出书这事,恐怕我爱莫能助。出版社是“企业”,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做的是生意,是要获利的,讲“交易”的。即或我能说上话,可我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人家也不会买我的帐的。
       我建议他还是设法找找省、市、县委组织部门出面,帮助联系出版社,
或资助出版。
       我建议,书的出版周期比较长。要在建党一百周年之前出版,必须要抓紧操作,时不我待。
       最后,我说,能力所限,我只能给你们提供这些建议。仅供你们参考。
(2021年3月1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