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忠心家庭教育
赵忠心家庭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992
  • 关注人气:7,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话讲座”之三十五:在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2024-12-08 05:49:33)
分类: 讲话讲座

前言

2021年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GCFS)是由北京师范大学(BNU)、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共同发起,每年一届的国际高端论坛,两所高校轮席主办。

本届论坛和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及早教科研实践中心及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多元融合、协同与可持续:时代变化中的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

出席这届论坛的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过的专家学者。中方与会学者、家庭教育工作者500多人。

      我应邀前往深圳,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讲演。这是讲演的全文。

“讲话讲座”之三十五:在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讲话讲座”之三十五:在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

在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赵忠心

深圳

2021年5月15日下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各位好!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各国的专家、学者克服重重困难,在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关系到各国儿童健康成长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家庭教育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交流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祝贺研讨会圆满成功!

有机会出席这样一个盛会,我深感荣幸!

在此,我向与会的各国专家、学者表示亲切地慰问和诚挚的感谢!

就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国际间的研讨,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对于密切各国、各地区家庭教育学术界的联络,促进家庭教育学术研究,发展、繁荣家庭教育事业,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这种学术研讨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高度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各个国家对家庭教育仍旧是一如既往地重视。这充分表明,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是特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古代社会,学校教育很不发达。只有少数儿童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绝大多数儿童只能在家接受家庭教育。

现代社会,每个儿童都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形态的教育,对儿童来说,就像是一座“综合加工厂”。三种教育,犹如三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都不可或缺。缺少哪一道“工序”,都不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来。

而家庭教育,则是这个“综合加工厂”的第一道“工序”。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儿童接受的第一种教育,是给儿童的人生“打底色”的教育。儿童早期接受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

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而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对家庭中未成年人的教育。

我们所研究、探讨的是狭义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

家庭虽然是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并不是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与社会生活相隔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通过多种渠道,渗透到家庭生活中,直接影响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庭教育会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家庭教育的进程与效果。

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职能作用,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努力揭示家庭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为家庭教育实践服务,为儿童的发展服务。

此次研讨会即将结束。借此机会,对于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有一些想法跟各位专家、学者交流。

 

一、  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没有家庭教育理论指导,家庭教育不仅不能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方向上也容易出现偏差。

我们是进行了一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但主要还是应用性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跟对“基础理论研究”认识的偏差有直接的关系。

有人认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实践距离很远,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反映出在理论研究上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情绪。

应用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的研究。而基础研究,本来就是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的研究。但基础理论是确定家庭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的,探讨研究家庭教育产生、发展的过程与性质,研究家庭教育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或主要规律,认识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决定家庭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理论是家庭教育应用研究、家庭教育实践能够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

 

1、必须充分认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辨证关系。

 

家庭教育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关系密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家庭教育基础理论是为家庭教育应用研究和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共同理论基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二者的关系,就像果树的根、叶和果实的关系。果实的养分归根结底来自于根吸收的水份和养料,以及树叶光合成的有机物。树根不强壮、树叶不茂盛,就不会结出累累硕果。不能因为果树的根叶没有食用价值,就忽略根叶的价值。忽略“根叶”的价值,一味地只求“果实”,那是一种幼稚。

只重视应用研究而忽略基础理论研究,就犹如“空中楼阁”,没有一楼做基础,怎么能够盖二楼、三楼?

科学发现的历史,一再重复着这样一个事实:许多伟大的发现来自于对科学基本问题的追寻。

基础理论是在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理论原理。它具有根本性、稳定性、普遍性、宏观性几个显著特点。

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思考,想得更深,看得更透彻,能够发现事物表面后边对事物发展起支配作用的东西,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视野更加开阔,不仅了解事物的过去、现在,掌握事物发展的趋势,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可以心明眼亮,辨明是非、真伪,明确方向,坚定信心,胸有成竹;可以使头脑更清醒,减少盲目性,避免上当受骗,少走弯路。

在重视应用研究的同时,必须把眼光放长远,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做到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2、研究家庭教育基础理论就是探索家庭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或主要规律。

 

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研究什么?就是研究家庭教育发展的规律。

所谓“规律”,即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家庭教育也不是孤立的,与周围的事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研究家庭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是挖掘、创造、发明家庭教育的“秘诀”、“绝招”,也不仅仅是总结家庭教育的经验。而是揭示家庭教育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内在联系。诸如家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与家庭结构、规模,家庭传统,家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素质和职业,等等诸方面的联系。

要紧紧抓住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个根本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家庭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当今,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水平比较低,不能回应、满足家庭教育实践的需要。有的研究也并不是很科学,结论当然也是经不住推敲,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不在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只是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炒作上下功夫,这是一种肤浅,是不负责任的。

为了促使各国儿童和家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把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二、加强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指导思想。

 

1、首先要重点研究家庭教育的特殊规律。

 

有的人在学校是优秀教师,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有的是有威信的官员,“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却没有威信。有的是部队的高级将领,能统帅千军万马,在子女面前却束手无策,管不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这是为什么?表明家庭教育有它特殊的规律。

“研究”就是“认识”。研究家庭教育,就是认识家庭教育,首先要确定家庭教育研究的对象。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辨别事物,才能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才能发现事物发展运动的特殊原因。

要探索家庭教育本质和规律,既要研究与之“相邻”的、“同类”的事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点,更重要的是研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不同点。从而,揭示家庭教育的性质,意义(对人个体发展的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特点(包括优势和局限),家庭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诸因素(包括家庭内部和外部诸因素),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家庭教育方法和艺术,家长的教养态度,家长的教育素养等等。这是认识家庭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运用多种学科理论知识参与家庭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家庭教育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辩证地看问题。所谓“片面性”,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所谓“表面性”,就是看问题肤浅,只看事物的表面,不研究事物内在的本质。

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家长教育儿童,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家庭教育实践是“立体”的,“复合”的,具有多面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是哪一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可以全面说明、解释,做出周延判断的。企图以任何单独的一个学科理论“包打天下”,分析、解释家庭教育所有问题,是人为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定不能得出可靠、可信的结论。

必须综合运用多种相关的学科理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和婚姻家庭等理论,从多侧面观察,从多角度介入,进行考察、分析、论证、判断、说明、解释。

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掌握多种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必须进行跨学科的、多种学科的协同研究。

 

3、坚持家庭教育动态的研究。

 

世界无非是运动的物质。宇宙间千姿百态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态是相对的。家庭和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家庭是一种继承性很强的社会组织形式。现代家庭教育是在传统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既继承了各国、各地区优秀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同时,在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又在传统家庭教育基础上有许多新的发展变化。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遗传变异”。

家庭教育虽然不是正规教育,但本质上也是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一定会随着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是毫无疑义的。

从传统的家庭教育转变为现代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过程的,由渐变到巨变,由浅层次的变化到深层次的变化。

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作为家庭教育的“表层文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变化比较明显,也比较快。

但作为家庭教育“深层文化”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却是很缓慢的,是滞后的。也就是说,表层文化的“惯性”相对来说比较小,而深层文化却是“惯性”很大。因此,家庭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和变迁,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随着家庭这个“载体”的变革而发展变化的。

作为家庭教育载体的“家庭”中,影响家庭教育实施和效果的因素,诸如家庭结构、规模,家庭的本质关系,家庭的功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稳定性,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家庭教育本身,生育、养育、教育子女目的,家庭子女的数量增减的发展趋势,父母子女关系,家庭教育模式,家族教育传统对后世的制约和影响,子女的发展方向等,究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促使这些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这些问题应该深入、全面、系统的思考,认真的研究,以便从中摸索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儿童发展和家庭教育发展的需要。

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诸如,社会信息化对儿童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问题,闲暇教育的问题,家庭越来越不稳定的问题等等,还会有很多未可知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出现。

研究家庭教育的变革,研究变革中家庭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者永恒的课题。

 

4、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坚持几个结合。

 

一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

二是,家庭教育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三是,家庭教育现状研究和家庭教育历史研究相结合。

四是,本国家庭教育研究和外国家庭教育研究。

五是,家庭教育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相结合。

六是,专家研究和群众总结经验相结合等。

朋友们,

各国先进的家庭教育文化,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要大胆地、理直气壮地互相引进、借鉴。拒绝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那是狭隘。但引进、借鉴时要认真咀嚼、消化、吸收,不能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会“水土不服”。生吞活剥,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会引起消化不良。

因为各国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根据各国的国情和需要,有所选择、取舍,并努力使之本土化,以便融入各国的家庭教育文化,进一步丰富各国家庭教育文化。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既给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也给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家庭教育理论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振兴各国家庭教育事业,促进各国儿童健康成长、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
“讲话讲座”之三十五:在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