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杂说”之六十一:《从大学生乞讨说起》

(2024-11-29 05:03:51)
分类: 家教杂说
“家教杂说”之六十一:《从大学生乞讨说起》

2018年11月27日学术报告结束后,与两位全国妇联主席合影。

《从大学生乞讨说起》

赵忠心


  

“我是大学生,怎么能干那种体力活儿呢!”


前些年的一天,在深圳一条大街人行道上一大群人正在围观什么。原来是一位到深圳“淘金”的大学毕业生,在那里摆了个地摊,正向行人乞讨。

他到深圳寻求发展,结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随身带的生活费已经花完了。想“打道回府”,可连路费都没有了。于是,就在大街上向行人乞讨。只见他在地上铺了一张报纸,摆上自己鲜红的大学文凭,旁边还有一个喝水用的杯子,用来接收行人施舍的钱币。

有一位青年人路过,就问他是学什么专业的。他说是学会计专业的。此人也是从外地来到深圳工作的,同命相连,出于同情,就想帮帮这个大学生的忙。他想起有一个当公司总经理的朋友正好需要专业会计人员,于是就找到那朋友。他的那朋友一听情况介绍,便摇了摇头说:

“我这里是正好需要这个专业的工作人员。但一个堂堂的大学生,竟然在马路边行乞,丢人现眼。像他这样没有出息的人,白给我干,我也不会要的!”

他的那个朋友还说,当初,他到深圳也是很难找到工作,他就是买了一个气筒,靠在大街上给人家的自行车打气,才在深圳生存了下来,逐步走向成功的。

青年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又回到乞讨的大学生那里,准备给他点儿钱救济他一下。在伸手掏钱的时候,随口建议说:

“这里施工的工地很多。你能不能先到建筑工地找个活儿干,解决一下眼前吃饭的问题。至于合适工作的问题,可以从长计议。”

没想到,那大学生却说:

“我是大学生,怎么能干那种体力活儿呢!”

青年人一听大学生这样说,又把准备要掏钱的手缩了回来。然后,连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这个学生文化水平是不低的,学的又是热门专业,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分配个对口的工作是不难的。但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的配制也同样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行,国家不在包分配。在这种情况下,缺乏自立的意识和能力,就不行了。

这个大学生的尴尬处境,反映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乏、忽略了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学历高,但生存能力严重缺乏,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看发达国家是怎样培养孩子自立意识和能力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学校和家庭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练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为了掌握交际的语言工具,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然后,用自己赚到的钱准备婚事。在瑞士,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家庭义务感和社会义务感,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自食其力的能力。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去挣自己的学费。自己不勤工俭学,完全向父母伸手要钱付学费的,实为罕见。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树立自立精神,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拥有三辆汽车以上的富家子弟,也要外出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自谋生路。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美国法律还规定,女孩子13岁就可以到别人家看孩子。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前国家总统里根的儿子,也不靠父亲的地位和权力为自己安排舒适的工作,认为那是没出息的,而靠自己去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