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访谈”之四十:三大教育顽疾怎么破

(2024-06-28 05:02:19)
分类: 记者访谈

本报独家专访教育、心理、医学专家

三大教育顽疾怎么破

本报记者 李玉珍



全国   “区域教健康体检报告 ”近日发布。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对全国 181   2638    1322 所初中和 140 所高中进行教育质量健康体检评估 ,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做突出的三个问题: 一是普遍参加校外补习班,二是手机依赖呈上升趋势,三是睡眠严重不足。事实上,这些也是困扰很多家长孩子的教育问题。面对这些“ 痛点”,该如何平衡?

 

 本期,《生命时报》邀请三个领域专家支招。

“记者访谈”之四十:三大教育顽疾怎么破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 而有自得之美。


课外补习班多是多年的老问题。教育部虽然发了很多减负文件,但收效甚微。为何社会上办补习班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满足不了人们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美国有 亿多人口,有 3600 多所大学;我国有 14 亿人口,2600 多所大学。“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决定了学生、老师、家长不得不以分数为重。但如果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力不能及,学习过程带来的只是痛苦和压力,就会渐渐产生厌学情绪。

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准则:教育要以孩子为本。不能把补习班当作孩子学习的救命稻草,不能因为虚荣和焦虑给孩子报班。教育要以孩子为本,尊重其年龄、个性、性别特征,而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准。

其次,告诉孩子,所有知识要在学校学会。家长要尊重老师,孩子才愿意听老师的传道。补习班可以有,但永远是一种补充,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课外补习为辅,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并驾齐驱。

最后,理性对待补习班。对于有偏科、基础差的学生,明确需要补习的地方,可以报班赶一下进度。对于学习好的孩子,不建议再报班多学,因为这违背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太难会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表面上看确实多学了一点,但优势只是暂时的。对于学习轻松的孩子,家长可适当报一些文艺、体育类的兴趣班,培养才艺爱好。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 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意思是说,切实减轻学习负担,使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胜任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就会期待学习更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减少手机依赖,父母要和孩子约法三章。

手机是现代社会必须的通信工具,玩手机能产生多巴胺,让人有快乐的感觉。但过度玩手机有危害,尤其对未成年人。首先,长期低头持续按键,容易导致近视、颈椎和关节病变。其次,沉溺手机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能力,使孩子变得内向、孤僻、封闭。 研究表明 ,长 期玩手机,会使孩子多动、自控力、自制力差。此外,手机上的各种八卦新闻、不 良信息充斥网络,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用手机玩游戏,还可能激发暴力行为,使孩子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如果孩子每天玩手机连续超过个小时以上,容易成瘾。

父母和孩子要约法三章,大家都遵守。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手机,比如查询资料、点外卖、联系父母等情况;如果为了娱乐,打游戏或看短视频, 要有时间限制,比如上学每天不能超过半小时~1 小时,到家后或者睡前 小时都不能玩手机;周末玩手机每次不能超过两个小时,避免形成成瘾的神经通道。 根据国外教育经验,岁以下儿童最好远离各种电子产品。 手机成瘾的孩子多发在 14~16 岁,追溯原因都是小学就养成了玩手机的坏习惯。

父母做出榜样,在孩子面前不看手机。家长要多陪伴孩子,交流和倾听,不要把不良情绪转嫁给孩子,也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绪。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多种爱好,多认可和鼓励孩子。也建议老师布置作业用传统的书面形式,少用手机。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永春:改善睡眠不足,关键是要帮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十分普遍。国家睡眠基金会指出,6~13 岁儿童要睡 9~11 个小时,14~17 岁要睡 8~10 个小时,睡眠不足 小时会带来很多危害。比如,第二天精神萎靡,甚至上课睡觉,影响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睡眠不足 ,会 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特别是身高;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情绪 ,容 易焦虑、抑 郁、烦躁,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主观幸福感、对学习和其他爱好兴趣降低。如何平衡好孩子的学习和睡眠?

一方面,分清主次。帮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管好孩子的手机电脑,分清主次是家长的责任。另一方面,太晚还完不成的作业就不做了。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晚 10 点还做不完作业,家长可以跟老师反映,牺牲睡眠换学习时间得不偿失。一些小学倡导在校内完成作业值得鼓励。

孩子的睡眠质量很重要,可以让孩子利用学校午休时间睡一会儿。晚上家长可以让孩子泡泡脚,做做深呼吸,让心情放松下来,切忌睡前给孩子讲学习、提 要求 ,加 重心理负担。周末尽量不睡懒觉,作息规律,比平时多睡 小时即可。此外,咖啡等刺激兴奋的饮料尽量别让孩子喝。有睡眠障碍的孩子要及时就医治疗。


“记者访谈”之四十:三大教育顽疾怎么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