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一百六十一:《王会长动员我参加山东省家庭文化评奖》

(2024-04-06 05:29:49)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一百六十一:《王会长动员我参加山东省家庭文化评奖》








随笔之一百六十一:《王会长动员我参加山东省家庭文化评奖》

在山东日照海滨留影。

随笔之一百六十一:

《王会长动员我参加山东省家庭文化评奖》

(2018年8月4日星期六)

赵忠心

 

我的老朋友、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会王会长今天来信,说研究会开始评选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奖。经研究,决定把评选范围扩大到本会的专家顾问的作品,希望望我也能参加评选。他建议我把我的《齐鲁家庭教育探幽》一书报到评委会参评。

王会长之所以特意给我写这封信,我想,一是,因为我是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会聘请的顾问;二是,正好我有这样一部介绍山东省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的著作。

我给王会长回信说,评选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奖,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不过,我到了这个年龄,对评奖这类事已经不大在意了,评得上、评不上奖,对于我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为了推动山东省家庭文化的研究,我乐意把我这本书报到评委会参评。

王会长所说的《齐鲁家庭教育探幽》一书,是我的一部专门介绍山东省家庭教育文化发展的历史的著作。2009年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4年出了第二版。

我并不是山东人,我的老家在河北冀中平原,距离山东省很远。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呢?

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研究中国家庭教育思想史。进行理论研究,既要研究现状,也要研究历史。这样,研究得才透彻,学问才厚实。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

齐鲁大地地灵人杰,自古以来,人才济济,精英荟萃。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大部分代表人物,诸如孔子、墨子、庄子、孙子、孙膑、子思、孟子、鬼谷子、田骈、邹衍等都是土生土长的齐鲁人;其他著名思想家,诸如管子、荀子、老子、慎子、苏秦等,虽不是出生在山东,但也都到齐鲁一带游过学或做过官,各路文化精英荟萃齐鲁。这充分表明齐鲁之地,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思想文化就特别繁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

千百年来,齐鲁之地,人才辈出,源源不断,一发而不可收。除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以外,鲁班、扁鹊、郑玄、诸葛亮、左思、左芬、王羲之、王献之、何承天、鲍照、颜延之、王僧虔、王僧孺、刘勰、贾思勰、颜真卿、辛弃疾、王禹称、李攀龙、李师中、晁补之、李清照、戚继光、孔尚任、刘墉、王士祯、冯惟敏、蒲松龄、桂馥、傅斯年、李苦禅、季羡林、赵丹、任继愈、崔嵬、王忠诚、丁肇中等都是山东人,一大批文化精英相继出现,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一道靓丽的引人瞩目的风景线。

这些耀眼的文化精英出现在齐鲁大地,绝不是偶然的。当然首先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分不开。

但更为直接的原因恐怕是,他们从小就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长是他们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为他们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只是我的一个推断。那么,齐鲁之地的家庭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有什么奥妙?这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

追根溯源。我发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的源头,正是在齐鲁之地。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记述“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家庭教育状况,出自春秋时期管仲(?—前645年)在任齐卿时撰写的《管子》一书。两千五百年前,齐卿管仲就首开探索家庭教育的先河,是他揭开了中国家庭教育思想发展史的第一页。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颂扬的就是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期邹人、孟轲之母仉氏。孟母是古今中国母亲标志性的人物,历来被奉为“母仪”,即母亲的榜样。孟母教子的故事发生在两千三百年之前,直至今天,仍旧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孟母成功教子的经验,一直流传至今,依然像金科玉律,使人们深信不疑。

特别是中外闻名的家庭教育专著《颜氏家训》,出自齐鲁之地的琅琊人、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之手。“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早家庭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和奠基之作,诞生于五世纪,比欧洲最早的家庭教育著作要早问世一千多年。

一千四百多年来,《颜氏家训》一直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流传到国外,唐朝时期被一个名叫吉备真备的日本留学生传到日本。多少代以来,人们一向是奉若神明、“争相衿式”,经久不衰,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颜之推当之无愧为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系统研究和全面论述家庭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齐国卿管仲开创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研究的先河,邹人孟母的教子之法对中国父母影响最广最深,琅琊人颜之推的“家法最正,相传最远”。

齐鲁大地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的价值不可估量,它不仅是山东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齐鲁大地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发祥地。

出于一个家庭教育学者的社会责任感,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心里就产生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一定要写一部书,专门总结、介绍齐鲁大地历代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以飨山东读者,以至全中国的读者。

因为历史资料极为丰富,又极为分散,历史古籍浩如烟海,搜集资料犹如大海捞针。虽然困难重重,工作量非常大,但我的脾气是:我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做好。

我不辞劳苦,皓首穷经,经过整整十年(1998——2008年)的奋斗,才完成了这部三十万字的《齐鲁家庭教育探幽》。

该书有五部分:一是“教子故事”,二是“神童奇童”,三是“教子诗文”,四是“颜氏家训”,五是“齐鲁名人”。

这部书2009年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后,许多山东朋友都感谢我做了本该是由山东人自己做的事。高度赞扬我对齐鲁文化的钟情,对山东的贡献,对事业的执着。

山东省很多学校都把我的《齐鲁家庭教育探幽》一书作为励志读物,推荐给学生和家长阅读。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激励,增强了齐鲁后生的自豪感、责任感、进取心。

我感到很欣慰。

(2018年8月4日星期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