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二百二十四:《“疏影”怎么是“韩国式”的人名?》

分类: 随笔 |

随笔之二百二十四:
《“疏影”怎么是“韩国式”的人名?》
赵忠心
我不是文学评论家,很少评论文艺作品。
更不是什么“追星族”,我早已过了追星的年龄,也很少关注影视明星的消息。
近日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一则消息,说中国电视剧《三十而已》在韩国播放,该剧主演“江疏影”的名字引起了追星族的议论。
我接触过一些韩国人,也有一些韩国朋友。退休之前,经常有一些在我们学校留学的韩国学生来我家访学,了解中华民族家庭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跟居住在北京的韩国学者朋友经常聚会,到外边吃韩国烤肉,也邀请韩国朋友来我家品尝中国的名酒。
三十年前,1994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前夕,我曾以副团长的身份,随中国妇女代表团去过韩国访问,在韩国逗留一个星期,接触了各界的韩国朋友。
我发现,韩国很多人的姓氏与中国人相同,中国《百家姓》中的“姓”在韩国很普遍,姓名也都是三个字。而且,会说汉语的韩国人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韩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从来不追星。既没追星的闲情逸致,也没那些个闲工夫。从来不关注明星的有关信息。
那么,“江疏影”这个演员的名字,怎么引起了我的注意呢?
我想,给这位演员起名字的人,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山园小梅》是七言律诗组诗作品,共两首诗。这首组诗,突出地写出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性,作者是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
“疏影”一词就出自组诗的第一首诗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中国不仅有人起“疏影”的名字,地名也早就有起“疏影”的名字,比如,上海闵行区的“疏影路”和“水清路”,就是来自此一诗句中。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