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生活”之三十五:《清白家风遗子孙比什么物质遗产都丰厚》

(2024-03-20 05:39:48)
分类: 老年生活

“老年生活”之三十五:《清白家风遗子孙比什么物质遗产都丰厚》

《清白家风遗子孙比什么物质遗产都丰厚》

赵忠心

 

  杨震(?一124)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字伯起。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

杨震从年轻时就攻读经史,知识渊博。他从教20余年,时人誉为“关西夫子”。50岁时,大将军邓骘得知杨震贤能,便推荐他任州官。杨震历任刺史、太守、司徒、太尉等职。

杨震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虽然贫寒,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很有学问。当时的读书人都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杨震是大器晚成,五十岁时才考中秀才作官。他为官正直、廉洁奉法、不畏权贵。当时,汉安帝刘祜的乳母王圣及常侍樊丰等人,依仗权势,贪侈骄横,杨震多次上书切谏,都未被接纳。后来,被樊丰所诬陷罢官,服毒自杀。

 

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杨震在做官以前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是在当教书先生。他很有学问,教书又认真,对学生也很和蔼。因此,学生和家长都很敬重他。

杨震为了养家糊口,课余时间还要亲自在田里干活儿,种庄稼、蔬菜。学生们看到老师上了一天课之后,还要干这么重的农活儿,就悄悄地去帮老师干活儿。

杨震发现后,马上制止,并一再强调说,读书是学生的本份,不要为帮我干活儿,而耽误了你们的学习。有的学生,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送去礼物,他都一一婉言谢绝,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杨震做官以后,仍旧保持着清廉自守的好作风。他在赴东莱(今属山东)任太守的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北部)县城,曾在那里住了一夜。恰好此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在荆州任刺史时所举的秀才,与杨震有师生之谊。王密此人心术不正,他看到老师升迁,还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想攀这棵“大树”,以求得杨震的提携。

就在那天夜里,王密乘夜深人静,来到杨震的住房。学生来看望老师,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可王密还没有说什么话,就把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放在桌子上。杨震正在感到奇怪,只见王密神神密密地打开了包裹,里面包着的原来是10斤黄金。杨震一看,勃然大怒,对他不客气地说:

“王密,我很了解你;看来,你却不了解我。你这是要干什么?”

王密嬉皮笑脸地对杨震说:

“老师,你先别发火。我乘夜深人静而来,没有人知道此事,您就收下吧。这是晚辈的一点儿小意思。”

杨震听他这么说,更加气愤。他为官多年,一直是廉洁奉公,从不收礼物。觉得王密的做法,这是对他人格的极大侮辱,他实在不能忍受。立刻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对他说:

“你做的这事,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讨了个没趣,只得羞愧而去。这就是“四知”的典故。

 

清白家风遗子孙是最丰厚的遗产

 

杨震虽身居高位,但他平时的家庭生活却很节俭。他的家人子孙“常蔬食步行”,平时是粗茶淡饭,衣着朴素;外出办事,走亲访友,全都是步行,他从不许家人依仗自己的地位权势摆阔气,抖威风。他对家人向来要求特别的严格,要他们和平民百姓一样居家过日子。

后来,他又转任涿州太守,他家的生活始终如前。他的一些亲朋故友,见此情景,深为不解,劝他趁为官之时,替子孙们置办一些家产;但他却不愿意那样做。

对此,他有他的独到的见解。他说:

“使后世子孙都成为清白吏子孙吧。我把清白家风留给子孙,这比什么物质遗产都丰厚!”

杨震留清白家风于子孙后代,美名传天下,为历代后人所赞颂。杨震的后代,在他的影响下,也确实没有人辜负他的期望,把清白家风一代一代地继承了下来。

 

杨震子孙个个是清官

 

杨震的长子杨牧,曾为富波(汝南郡)相。

杨震的中子杨秉,少年时期,就刻苦读书,博通书传。年过四十岁后,任司通辟、侍御史。后来先后任豫州、荆州、徐州、兖州等四个州的刺史,还曾任太尉。所到之处,他都以清白廉洁著称。

他当刺史时,奉禄二千石,不算少了。可他却上任一天,拿一天的钱,余下的奉禄决不拿回家。有一次,一个官吏拿了一百万钱送给他,他都闭门不收,和他的父亲一样清廉。

杨秉为官刚直不阿,曾与司空周景一起,大胆揭发宦官方炽及其属下五十多人贪赃枉法的罪行,使五十多个不法之徒或被罢免,或被处死,都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天下人对此无不拍手称快,对杨秉也无不肃然起敬。

165年杨秉以大无畏的精神,又弹劾了中常侍侯览的弟弟益州刺史侯参,并揭发了侯览和中常侍具瑗的罪行。

他曾经对人说:

“我一生中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显然,他的这种高尚品德与父亲杨震的教育和熏陶不无关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继承了父亲杨震的优秀品德。

杨震的少子杨奉,为车骑将军。

    杨秉的儿子、杨震的孙子杨赐,也是“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常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颇有点祖父杨震年轻时的气质。后来,曾做过侍中、侍讲华光殿、司徒、太尉、司空等高级官员,被封为临晋侯。为官期间,杨赐能直言极谏,陈对政事,有所建白,很受时人尊敬。

杨赐的弟弟杨敷,也是“笃志博闻”,难怪时人都说他能“世其家”。

杨赐的儿子杨修好学能文,才思敏捷,曾任主薄。为曹植谋划,欲使曹植取得魏太子地位。曹植失宠,曹操因为有智谋,又是袁术之外甥,顾虑有后患,曹操借故将他杀害。原有集,已失传。

杨震的重孙、杨牧之子杨奇,汉灵帝在位时为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是特别亲近皇帝的重要官职。但他从不向汉灵帝阿谀奉承,甚至还当面批评皇帝。为此,汉灵帝听了大为恼火。可是,杨奇批评得十分巧妙而含蓄,汉灵帝只得无奈地说:

“卿强项,真杨震子孙也!”

杨震的曾孙、杨奉之孙杨众曾任御史中丞、侍中。

杨震传给子孙后代的清白家风,熏陶了多少代人,造就了许多有作为的人才。

据记载,杨震的子孙,世代为高级官员,“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史书称“自震至彪,四世三公,德业相继”,而“震畏四知,秉去三祸”,也成为千古美谈。

杨震家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事实充分证明,他所说的“把清白家风留给子孙,这比什么物质遗产都丰厚!”这是长辈的远见卓识,是对子孙后代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