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二百一十八:
《跟孙女谈上课听讲》
赵忠心
新学期,孙女升入初三年级了。
真是有孩不愁长。前些日子给孙女过十四岁生日,我们爷俩又照了一张照片,那个子都快赶上我了。
昨天晚上,我给孙女打电话聊天。
我问孙女:
“上了几天课啦?新学期的功课难不难?”
孙女轻松地说:
“爷爷,我们上了四天课了。新学的课程一点儿也不难。”
一听孙女说一点儿也不难,就表明她有把握学好功课,我就放心了。
孙女一上初中,就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孙女的学习,一直很让家长放心,
从未让家长操过心,也没有请过什么家庭辅导。这次升入初三,被分到实验班。
孙女告诉我说:
“爷爷,这个学期,我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
我高兴地说:
“很好!这表明你的数学学得还不错。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一定要学好,争取在班里学得最好。”
尔后,我跟孙女专门谈了上课听讲的问题。
我告诉他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上课听讲。听讲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第一步。学习差的学生和学习好的学生之间的差异,首先就在于会不会听讲。
我说,古人曾经说过:
“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
我给孙女详细解释了这段古文:
古人把上课听讲,分成三个等级。这意思是说,上等的学习者,是入神地听;中等的学习者,是用心听;下等的学习者,只是用耳朵听。
用而耳朵听的,即不是用心听,知识只能印在皮肤上,理解得很肤浅,记忆不牢,很容易消失;用心听的,知识能刻在肌肉上;而听得入神的,全神贯注的,知识能深入骨髓,理解得最深,记忆得最牢,很难消失。所以说,听讲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环节。
古今中外,凡是做教师的都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讲。“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你可能知道古人“学奕”的故事,有两个人跟同一个师傅学习下棋,结果一个人学得很好,一个人却学得很差。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一个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而另一个人则是心不在焉。
上课时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眼睛要朝前看,一切行动都要听从老师的支配,不擅自行动。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不要不懂装懂,要不耻下问,要追根寻源,了解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彻底弄明白。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平时,我经常跟孙女在电话里谈学习的问题。孙女很尊重我,乐意听我给他“上课”。
跟我的孙女谈话,现在不用像前些年那样得“蹲下来”。我感觉就像跟我的研究生一样谈话,她无拘无束,有时候还跟我争论。感觉她的确长大了。
(2020年9月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