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一百五十:
《又遇到一个熊孩子的妈妈》
赵忠心
昨天下午,我应邀到北京出版社出席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第十届换届会。在会上,要聘请我做研究会的顾问。
颁发聘书前,安排我坐在台下的第一排。
我刚一落座,手机突然响起收到短信的声音。打开一看,是我多日不见的一位老同事。退休前,我们俩是在一个办公室。
她的短信说:
“赵老师,我也在会场。”
她也已经退休。比我小十多岁,是我们这个白发族的“新兵”,新鲜血液,新生力量。
我原来都住在师大校内的宿舍。十多年前,我搬到京师园居住,她家搬到距离我们小区不远的国奥村。我们两家所居住的小区,在一条马路的两旁。
因为是在会场,我不能回头四处张望寻找她。我便在座位上低着头回复短信说:
“散会后,我们结伴一起回家。不见不散。”
她家在三亚有房。每到冬天,她都是去那里猫冬。这是她刚回北京。
她家就一个独生儿子。我清楚得记得,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她家我家还都住在校内。她曾带孩子到我们家玩。那个时候,淘气得很,到我家,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把我家弄得乱七八糟,就像是“鬼子进村”了。
时至今日,算起来,有三十多年,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家的独生公子了。现在,已经是货真价实的个大老爷们儿了,就是站在我的面前,肯定都认不得了。
散会以后,我们上了一辆出租车,一路同行。
我
问道:
“你家的公子,多大了?得有三十岁了吧?”
“1984年的。三十四了。”
“娶媳妇了吧?
”结婚有好几年了。“
“你有孙子了吗?”
“没有。人家儿媳妇不想要孩子。我想要,也没有用啊!”
我说:
“哦,这么说,你还没有当孙子啊!现在,不是都这么说嘛:有了儿子当儿子,有了孙子当孙子。
“现如今,这个世界也真的是奇了怪了。这些个熊孩子,都很个色,都不安规矩出牌。别出心裁,该干什么不干什么。这不叫有‘个性’,而是‘个色’!
“就我们教科所的退休老师中,有的儿子该恋爱不恋爱,要单身;有的儿子只恋爱不结婚,是‘马拉松恋爱’;有的儿女,结婚后不要孩子,下决心要丁克的,至少有六七家,占我们研究所退休老师家庭的三分之一!有一个妈妈的两个女儿,一个四十二岁,一个四十九岁,叫齐了号都不要孩子,选择了丁克。弄得爹妈都急不得,恼不得,无可奈何!
”据我所知,选择丁克的,不是出身于高知家庭,就是本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也不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啦。真新鲜,我始终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2018年3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