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13年在吐鲁番讲学留念。
==================================================
随笔之二百一十七:
《身体好,精神状态就好》
赵忠心
老伴的膝盖,最近出了点儿问题,不能下楼。
前几天上午,我去社区医院给她取药。我怕老伴一个人在家寂寞,就快去快回,一出单元门就大步流星,走得很快。
走到小区二号楼东侧时,突然听到后边有人喊:
“老先生!”
我四下张望,周围没有别人。我回头一看,看到一位不认识的中年妇女摆手跟我打招呼。
我立即停下脚步,问道:
“您是在叫我吗?有什么事吗?”
她走到我身边,回答说:
“是的。我是跟您说话。老先生,您头发都花白了,我看您老走路昂首阔步,很带劲,腿脚灵敏,腿蹬得很直。请问,您老当过兵吧?”
我边摇头边摆手,笑了笑,说:
“没有。我没当过兵。我是师大的老师。只是不怎么懒,平时注重锻炼身体,天天去公园走路,锻炼得多。”
我们边走边聊。她说:
“几十年前,我们家住在天安门附近,小时候经常去天安门后边看解放军仪仗队训练。仪仗队的士兵,那腿台得高,挺得直,帅气十足,真精神!”
我边听便点头。她又问:
“老先生,您多大岁数了?”
我说:
“明年就八十岁了。”
她惊讶地看着我说:
“可不像。一点儿也不像。您老身体真棒!”
我说:
“谢谢你!谢谢!老了,老了,头发全都白了。”
我们分手以后,心里暗自兴奋:夸我身体好,比夸我学问做得好,更高兴。
老伴身体好的时候,我们几乎天天相伴,去我们小区对面的国家森林公园走路,每天六七千步。已经坚持多年了。
平时,我还经常去小区院子里的体育器械场那里锻炼我的上肢,努力使上肢与下肢机能平衡,协调发展。所以,时至今日,我走起路来,步履轻松,腰板挺得直直的,腿也蹬得直,还不像到我这个岁数的那些老年人那样老态龙钟。
我常常跟老伴去看望老岳母。老伴出身于军人家庭,岳母住在西郊海军干休所。每次进干休所大门时,门口值班的哨兵都要给我敬军礼。
老伴高兴地说:
“哨兵可能以为,你是他们部队退休的老首长呢。”
有一次,内蒙古妇联邀请我去内蒙古最西部的额济纳旗讲学。那里不通航,得先乘机到呼和浩特;然后,再乘十五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那里人烟稀少,这个旗(即县)的面积跟宁夏自治区一般大,人口只有两万多,且百分之九十都居住在县城。偌大的地区都是荒无人烟的沙漠。
他们请别人去讲学,都嫌太远太荒凉,谢绝邀请。我不怕远,不怕荒凉。去交通方便,路途比较近的地方讲学,都是老伴陪着我去,照顾我。这次,我怕老伴受罪,没让老伴陪我去,是我一个人去的。
在首都机场安检时,值班的安检人员拿着我的身份证,反复地上下左右打量我,看得我心里直发毛。我感到疑惑:难道我有什么问题吗?
安检人员和蔼地说:
“先生,您的头发是染白的吧?”
我笑了笑说:
“不是。我都奔八了,头发能不白吗?”
“不像。老先生,您老身体真棒!祝您一路顺风!”
“谢谢!谢谢!”
我想,安检人员可能看到我是腰板挺直、鹤发童颜,满头白发和满面红光不是很协调。以为我还年轻,头发不该这么白,怀疑我故意将黑发染白赶时髦。
安检后,我大步流星地赶往候机大厅的一路上,不由得心里美滋滋的。
前两年,儿子一家约我去天通苑的一个室内游泳馆游泳,是要我看看我孙女学游泳学得怎么样。
换好泳衣以后,先站在泳池边上看孙女游泳,很不错,像一只小青蛙那样,徜徉在泳池,我一个劲地赞赏孙女。
该我下水了。儿子、儿媳在泳池紧紧跟在我身后,孙女在前边引路,他们一家三个人把我给包围了起来。
我心想,他们这是看我年老了,不放心,怕我出什么问题。
很可能他们一家三口事先商量好了,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精心呵护我,随时随地保护、救助我。
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我一气儿游了五十米的泳道好几个来回,还很轻松自如,“胜似闲庭信步”,比他们年轻人游得还好。
到这个时候,他们一家三口才放心地去别的地方游泳了。
游完泳,我跟儿子一家吃饭。
儿媳妇说:
“真没想到,爸爸的身体这么好!这是我们的福气啊。”
孙女说:
“爷爷,那以后,就请您当我的游泳教练啦!”
“好吧!没问题。七十多年前,爷爷从小就在老家的潴龙河游泳。现在,爷爷游个千八百米都不成问题。”
我对孙女说:
“我们锻炼身体,游泳不在于游多么快,而在于游得轻松,省力。就像在平地走路一样,那才算是会游泳。”
(2020年8月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