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教杂说”之一百二十七:《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2023-06-29 05:24:01)
分类: 幼教杂说

  “幼教杂说”之一百二十七:《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赵忠心


赵教授:你好!

我女儿今年两岁,我应该让她去西安入学还是留在我身边?我和丈夫是军人在西海固工作,这里教育环境差些。我父母以前也在西海固工作,现退休即将居住西安(孩子从小也在他们身边),西安的人文环境以及教育环境比西海固强很多,我该怎么办?谢谢指点!

                                          成功妈妈

赵教授回答:

成功妈妈:您好!

您的情况也比较特殊。你们夫妇工作、生活的西海固(宁夏南部山区)环境比较艰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相对来说也比较差。我的意见,仅供你们参考。

孩子的外公、外婆要到西安大城市,那里的生活、教育条件和环境,当然是要好很多。但我还是主张孩子应该跟你们夫妇在一起生活。至少在上小学之前,应该在你们夫妇身边。

小孩子需要父母之爱,就是外公、外婆也很爱孩子,但无论如何是不能替代父母之爱的。

我家住在大学校园里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子寄托在我们家。我们夫妇喜欢这个孩子,对她非常好,就像对待亲孙女一样,孩子满意,孩子的父母也很满意。孩子甚至对我们比对她父母还要好,跟我们亲。我每天送她上学,放学接她,给她扎小辫子,教她骑自行车,带她到体育场看足球赛、到剧院看芭蕾舞、到游泳馆游泳、到中央电视台录节目等等。孩子的父母一个星期接一次,在我家住了五年的时间。

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突然哭了起来,我感到莫名其妙,就问她为什么要哭?是哪儿不舒服?是有人欺负你了?都不是,您猜,从她嘴里说出了什么话?她哭着说:

“他们从我小时候,就送我到幼儿园全托,一个星期接一次;上了小学,又全托在你们家,还是一个星期接一次。哼!等他们(指她的父母)老了,我也把他们送到敬老院全托,也一个星期接他们一回!”

看到了吧。这就从小缺乏父母之爱的后果。我们虽然很爱这个孩子,对她很好,但她还是缺乏父母之爱,我们的爱弥补不了她父母之爱的欠缺,替代不了父母之爱。

我认为,你们这些年轻父母,把孩子的早期教育看得太狭窄,认为就是识字、读书、学知识之类的东西,情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把孩子送到西安,可能会比在你们工作的地方学的知识学得多一些。但他将来有可能会患上“父母之爱的饥渴症”。小孩子需要亲情,你们不能让你们之间亲情,人为地强行给割断了。

您就看那些从小就入全托幼儿园的孩子,一般在心理上都有缺憾。很多人长大了,还一直耿耿于怀,认为父母不爱他。比如,那个著名的作家王朔,他跟他的父母关系一直很不好,直到今天,甚至还疙疙瘩瘩,“话不投机”。什么原因?据他自己说,父母也都是军人,一直很忙,从小就把他全托幼儿园,有时候几个星期才接一次。他一直觉得父母不喜欢他,有一段时间,认为自己不是父母生的,而是“国家生的”

你们把孩子让您的父母带走,一学期才见一面,这无异于“整托”,你的孩子也将成为生活在城市里的“留守儿童”。孩子会觉得家长不喜欢他,嫌弃他,被家长无情地“抛弃”了。我不大赞成孩子跟老人去西安。

我开博客以后,经常收到家长的来信,说孩子根本不听家长的话。你要孩子往东,他往西,你让孩子往西,他往东,专门跟家长对着干,家长很恼火,无可奈何。我一问,基本上都是从孩子小时候就交给老人带的。这是孩子“报复家长”,因为家长欠了孩子还不完的“感情债”。一旦欠了孩子的“感情债”,这个“债”是很难“结账”的。

我向来是不赞成小孩子整托的。整托的孩子,就类似“留守儿童”。最好是日托,家长跟孩子“有分有聚”。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锻炼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也不隔断父母子女亲情,避免顾此失彼,还是这样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