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外孙两岁多就在韩国教练指导下开始学打高尔夫球。
===============================
“随笔”之一百七十三:
《“我能坐得住了!”》
赵忠心
(2018年11月24日)
女儿家在首都机场附近。我家在北五环内中轴线附近,他们家距离我们家很远。平时很少能见到我们的两个外孙子。
我们想随时随地了解外孙子的情况,便采取两个办法:
一是女儿经常发些微信,传递外孙子一些活动情况的录像;
二是我们经常打电话详细询问,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昨天晚上,我打电话给女儿。
我问,两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女儿说,两个孩子都很好。
在旁边的小外孙,得知是姥爷的电话,他赶紧从妈妈手里接过电话,问,姥爷好!
我不失时机地问小外孙:
“博坤,最近,你们老师表扬你来吗?”
“表扬我了。”
“表扬你什么啦?”
“老师表扬我说,能坐得住了。”
我说:
“好啊!你很有进步!要继续努力,争取让老师多表扬你!”
我一听,就想乐。我的小外孙都小学二年级了,老师还表扬他“坐得住”了。真不容易啊!
这个表扬中,充分说明,在此之前,他上课时是坐不住的。
不过,话说回来,也难为我的小外孙了。他是八月下旬出生的,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个,比同班同学都要小好多。终于能够“坐得住”了,很难得。
两个外孙子小哥俩,都是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外国人开办的学校读书。那是以外语教学为主,学校的学生都是在京的外国人的孩子和有外国“户口”的中国孩子。大外孙上了初一,外国小学是五年毕业;小外孙刚上小学二年级。两个外孙都是在洛杉矶出生的。
上个学期,听女儿说,教小外孙的外国老师,经常给我女儿打电话,建议我女儿带小儿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孩子是不是患有多动症。
女儿说,孩子上课坐不住,经常擅自离开座位到处溜达。要不就是老师上课时好搭下茬儿,不知道举手发言。老师一管他,他倒是坐下来了,也不抢着发言了;可总是坐得歪歪斜斜的,有时候,像是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躺”半躺半卧那个懒洋洋的样子。
女儿给我打电话,通报了这些情况。
我说,这外国老师,怎么能信口开河,随便说孩子有多动症呢!还要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去做检查,岂有此理!老师这样做是很不负责任的,这对孩子在心理上是会有伤害的。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都是不允许老师随便说这样的话的。
我说,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学校,这是一个“飞跃”,孩子还不懂得小学和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区别。一般情况,孩子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孩子短一些,有的长一些,这都是正常现象。
我说,咱们的博坤,出生在八月下旬,比同班九月份出生的孩子,几乎要小一岁。在这个年龄阶段,不要说小一岁,就是小几个月,各方面的能力,都要相差一大截。孩子不适应小学上课,一节课四十分钟,孩子不能一直坚持集中注意力,这并不表明就是“病态”;而是还没有适应,没有找到小学上课学习的“感觉”。
有的孩子坐不住,这也表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成,老师的教学对孩子缺乏吸引力。你不要着急,要沉得住气,别听老师的雌黄黑白。更不要带孩子去医院做什么检查。
幸亏,我女儿有颗大心脏,能担事儿,沉得住气,既没跟那外国老师辩解,也没去医院带孩子检查。
我的女儿生这个老二的时候,跟很多年轻父母的想法是一样的。
当年,怀老二之前,都算计好了,让孩子出生在九月份,孩子将会晚入学近一年;为了让孩子能够早入学,特意让孩子出生在九月一日开学之前出生,比如每年的七八月份。
很多年轻父母都觉得这样做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其实,是吃了亏的。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一生出版了三十多部著作。他的主要观点是所谓“成熟力说”。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其中,他更着重“成熟”。
格塞尔所说的“成熟”,主要指的是心理成熟。具体的是情绪的稳定程度,自我控制能力强不强,行为的社会适应性强不强,能不能适应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等等。
他认为,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达不到相应的成熟度,很难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我们国家规定每年九月一日新生入学,在这个“年度”里,孩子到达六岁都可以入学。
“六岁”这个“年度”的年龄段,包括从前一年九月一日后出生,一直到当年八月三十一日前出生的,这“十二个月”内出生的,是一个庞大的孩子群。
前一年九月份出生的孩子,今年九月一日入学,家长觉得是晚入学了近一年,吃了很大的亏;但孩子“成熟”多了,很快就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规则,学习什么都会从容不迫,轻而易举,学习很主动,会是越学越爱学。
而第二年八月份才出生的孩子,也是跟前一年出生的孩子一起入学,家长认为是“占了很大便宜”的;但孩子却是很不“成熟”,社会适应性还很差,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规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学习什么都会感到有些吃力、勉强,学习很被动,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究竟是让自己的孩子一入学,就能够从容不迫,轻松自如地主动学习好呢,还是让孩子一入学就勉勉强强,事事不如人,处处被动地学习好呢?
这很值得新婚年轻的夫妇们深思熟虑,认真磋商。
你们准备生育宝宝之前,可得“算计”好了孩子出生的日期,免得孩子进入小学时后悔。
(2018年11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