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修养”之五:《老来得子父亲的榜样之一:郑板桥》

分类: 父母修养 |

《老来得子父亲的榜样之一:郑板桥》
赵忠心
(2013年3月16日)
前言
“老来得子”犹老木逢春,岂有不爱之理?但究竟怎样爱子才是真正的爱,有益的爱?这很值得研究。
借此机会,我推荐几位“老来得子”父亲的榜样,供大家学习、参考。
首先,请读者读读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老来得子”后写给弟弟的信,看他是如何对待、要求、教育自己的儿子的。
1744年,郑板桥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可称得上是“老来得子”。但他并不娇惯溺爱。此时,他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不能在老家亲自培养教育自己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委托自己的弟弟代他抚养教育。
这是他写给弟弟的信,专门谈儿子教育的问题。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译文)
我五十二岁时才得到一个儿子,哪有不爱他的道理?然而,爱他须得按照正确的思想与原则,即使游戏、玩耍,也须培养他忠厚、善良的品德,而不能让他行凶作恶。
我一生最不喜欢笼中养鸟。而我图欢乐,它却在囚笼,究竟是何种情理,而一定要委曲鸟儿的性情来适应我的性情呢?至于用头发拴住蜻蜓,用线来绑住螃蟹,作为小儿的玩具,也不过一时片刻,便会把它们折腾而死。
天地生物,要生长成也是很艰难的,即使一只蚂蚁,一条小鱼,都来源于气候冷热变化与金、木、水、火、土五和物质的弥漫而生。天帝对所生之物也一心爱护、惦念,而天帝对万物的性命,却以人为最可贵。
然而,我们却不能体贴天帝的心意,那么,各种生物将靠什么去寄托它的生命呢?比如蝮蛇、蜈蚣、豺狼、虎豹,都是虫兽中最毒的了。可是,上天既然造就了它们,我们怎么能杀害它们呢?如果定要把这些杀绝,天地又何必生它们呢?对它们也不过赶其走远,或设法避开不相残害就行了。
蜘蛛结网,对人有什么罪恶?有人却竟然说它“夜间咒月,会使墙倒屋塌”,于是就把它们消灭干净。这种说法,出自什么经典,却竟然因此伤物害命。这应该吗?
我不在家,儿子便由你管教。你一定要培养他具有忠厚、善良的思想感情,去掉他的残忍性,不能以为他是你侄子就暂且放纵他、怜惜他,而让他为所欲为。
咱们家仆人的儿女,都是天地间同样的人,应当一样爱惜,绝不可让我儿欺侮、虐待他们。凡是有好吃的鱼肉、饭食、水果、烙饼,都应分给他们吃,使他们也都能欢欢喜喜。若让我儿坐吃好的,而使仆人的子女远远地站着看下巴,不能尝得一点,仆人也只好叫自己的孩子走开。这种情景,难道不像割心剜肉一样痛苦吗?
要我儿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这是小事;而头等重要的是使他通情达理,做个好人。
你可以把这封信读给你郭嫂、饶嫂(作者的正妻郭氏和小妻饶氏)听听,让她俩也知道爱孩子的正确思想,就在于首先教孩子做个好人,而不在于一心教他们读书做官。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无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氤氲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蚖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侄子)而姑纵惜也。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飨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夫读书中举中进士,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