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二百三十二:《“四环游戏小组”》

(2022-04-27 05:16:49)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二百三十二:《“四环游戏小组”》

随笔之二百三十二:《“四环游戏小组”》

随笔之二百三十一:

《“四环游戏小组”》

赵忠心

前几天,在新浪博客上,我看到一篇关于“四环游戏小组”的新闻报道,我很惊讶!

所谓“四环游戏小组”,就是解决城市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的一种非营利的幼教机构。教师是由经过培训的孩子的家长担任。既解决了学龄前流动儿童的管理、教育问题,还不加重儿童家长的经济负担,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生事物。

这项实验研究,是由我们学校教育学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教授主持的。

张燕教授是研究学前教育的,我是研究家庭教育的。我们虽然同属于我们学校“教育学部”,但不是同一个专业。我跟张燕教授有过交际,认识,但并不是很熟悉。

我记得很多年以前,一个来自东亚哪个国家的教育代表团来我们学校参观访问。代表团希望了解中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张燕教授邀请我给那个代表团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之间直接的交往就是这一次,说不上很熟悉。

张燕老师跟我同住京师园小区,我住三号楼,她住五号楼,平时在小区见面只是打个招呼,并没有深谈过。

看了张燕教授主持的“四环游戏小组”的报道以后,我心想,哪天见到张燕教授,我得详细询问一下发展的状况。这么好的事,怎么,没有大力宣传、推广呀?

巧了。昨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去楼下锻炼身体。刚一出我们单元门口,就邂逅了张燕教授。

我很高兴。对张燕老师说:

“张老师,您主持的“四环游戏小组”的报道,我前几天才看到。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刚刚知道。这个实验研究太有现实意义了,解决了城市流动学龄前儿童的管理、教育、安全问题,也解除了在北京工作的外地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现在,这项实验研究搞得怎么样?推广起来没有?”

张燕教授见我如此关心她的这项实验研究,很感动。她说,谢谢你的关注。赵老师,您的家庭教育博客的文章,我经常推荐给我们“四环游戏小组”孩子的家长,让他们阅读。家长们还说,什么时候能见到赵教授啊?

张燕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致力于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的探索。

她说,我们这个“四环游戏小组”于2004年开始,在北京进行实验研究,是由我牵头创办的。所谓“四环游戏小组”,是我们在北京四环路附近的一个大菜市场创办的非正规、非营利的幼教机构。

做这个实验研究,初衷是希望通过建立这个“游戏小组”,能拉动流动人口群体自身的育儿力量,把“散养”的流动学前儿童收拢起来,对孩子进行一些启蒙教育和训练。

游戏小组创办后,大学生志愿者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他们组织孩子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孩子们获得了乐趣,很开心,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接受了集体生活的熏陶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并引导孩子的家长参与工作,家长的热情很高。

我们每个星期六都要组织参加游戏小组的家长到咱们学校来进行培训。培训通常是这样的:总结本周工作,分享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然后制订下周工作计划。除此之外,还要不停地引导家长读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过培训,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轮流顶了上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妈妈老师、“爸爸老师”。游戏小组组建起来之后,受到广大流动儿童家长的热烈欢迎,家长参与游戏小组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我对张老师说,你们做的这项实验研究,是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事。这些来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子弟没有城市户口,没有进入高价幼儿园的经济条件。无可奈何,只能把学龄前儿童撒在家长工作场地附近、户外、马路上放养,放任自流。家长整天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既丧失了学龄前阶段受教育的机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菜市场附近人来车往的,家长腾不出手管理、照顾孩子,孩子们没头没脑地到处乱跑,也是很危险的。你们组建这样的“游戏小组”,帮了这些来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大忙。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说是“教育扶贫”,这是一件大善事呀!

这么好的实验研究成果,为何没有大力宣传、推广呀?

张老师说,人家说这种“游戏小组”不是正规的“幼教机构”,没有发展前途,没有什么推广价值。另外,也担心一旦出了事故、问题,推广这个实验研究成果怕担负领导责任。

我说,农民工的子弟,是最需要加强教育的群体。大城市的高价幼儿园,对农民工子弟来说,像是“阳春白雪”,可望不可即,只能“望洋兴叹”;你们这个“游戏小组”,土里土气,是“下里巴人”,但正好适应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的需求。你们开办这个“游戏小组”,帮农民工,是帮到了“点子”上,是给农民工家庭送温暖。农民工家庭要彻底改变贫困状态,抓好子弟教育,切实提高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道德素养,这应该是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获得支持。

我说,有机会,我会帮你们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的。

我听了张燕老师的一席话,心里很不平静。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呢?我心里愤愤不平。

锻炼身体结束后,回到家,立刻上网上查了一下,得知张燕教授在2017年,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把种子埋进土里:四环游戏小组社区融合教育实践》的书,详细介绍了在她带领下,北师大学前专业师生创办的针对城市社区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组织——“四环游戏小组”。

“四环游戏小组”是公益性的教育机构。倡导的是利用社区开展融合教育,挖掘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使托幼机构、家庭和社区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共同为儿童的发展着力。该书基于四环游戏小组社区融合教育的具体实践,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不同行动主体的参与和互动,也同时见证了一个社区教育公益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因此,四环游戏小组的社区融合教育既有先行者的探索意义,亦有本土的创新精神,四环游戏小组所做的工作就如同把种子埋进土里,期待更美好的生发和更长久的延续。

把种子埋进土里:四环游戏小组社区融合教育实践

目录

上篇

落地生根:四环市场与四环游戏小组
第一章   落脚城市:四环市场摊商社区的形成
第一节   落脚胡同的四环流动人口社区
第二节   四环市场摊商的城市生活
第二章   多方参与共建:四环游戏小组的应运而生
第一节   为市场孩子们创办游戏小组
第二节   探索适合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拓宽家长参与途径
第四节   开创社区公共文化新空间
第五节   从育儿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中篇

 经历风雨:四环市场撤市与家庭应对
第三章   何去何从:撤市之后的摊商家庭
第一节   四环市场的撤市关停
第二节   市场撤市后摊商的去留
第四章   上学和住房:能否留在北京的决定因素
第一节   幼升小入学政策的收紧和流动儿童家庭的应对
第二节   住房危机之下的流动家庭
                       
下篇

 融合其生:四环人的社会参与及融合
第五章   民间力量参与公共生活:游戏小组的校长们
第一节   陈校长:又严又慈的爸爸老师
第二节   徐校长:发起游戏小组家长自助金制度
第三节   刘校长:自助共建,缺不能圆
第四节   赵校长:我们需要游戏小组
第五节   何校长: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的代表
第六节   肖校长:陪游戏小组走过艰难时期
第七节   张校长: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八节   郝校长:老家长回来担任新校长
第六章   女性的社区参与和成长:游戏小组的妈妈老师
第一节   *初的家长教师
第二节   丘老师:游戏小组是我在北京的家,但我不得不离开
第三节   丁老师:从村里能人到妈妈老师
第四节   彭老师:我到弟弟上学的地方当老师
第五节   中玲老师:村里民办老师来当妈妈老师
第六节   付老师:在游戏小组当老师就如同种子在发芽
第七章   游戏小组的转型:扎根社区的育儿互助组织
第一节   游戏小组里的城乡融合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探索
2022426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