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一百二十一:《不期而“聚”》

(2018-07-22 06:31:54)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一百二十一:

《不期而“聚”》

赵忠心

 

我和夫人去山东青岛、平度三天。昨天下午,刚从山东回来。家里没有蔬菜了,今天一早,夫人一个人去清河那边去菜市场采购。

儿子打电话来,问我今天阿姨(我夫人)在不在家。要是阿姨不在家,今天中午要我去跟他和我孙女一起到外边吃饭。

儿媳妇在北海公园上班,节假日加班是常态。今天又加班,家里就剩儿子和孙女两个人。

我说,今天阿姨在家,我有饭吃。阿姨下午去姥姥家。我们另找机会一起吃饭吧。

儿子是个孝顺儿子。怕我一个人在家孤独,一到双休日就给我打电话询问。

夫人十点左右回来。我说,赵凯(我儿子)来电话,问你在不在家。你要是不在家,就接我出去吃饭。

夫人说,你给赵凯打电话。今天中午,咱们吃烙饼夹猪头肉、酱牛肉,油焖大虾,他们一准儿爱吃。叫他们爷俩来咱们这里吃饭。

孙女小时候,常来我们这里,每个星期来玩一天。下午,儿子、儿媳接孩子时,夫人心疼儿子、儿媳,平时上班忙、累,顾不上好好做饭,凑合的时候多。每次他们接孩子时,她都不顾照顾孙女的劳累,要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待儿子一家三口。

孙女上学以后,就很少来我们这里吃饭了。现在,孙女上小学五年级,功课紧张了,正是较劲的时候,来我们这里就更少了。平时,要跟儿子一家聚会,都是儿子来接我们到外边吃饭,儿媳休息时就去他们家,儿媳妇做饭款待我们。

我赶紧给儿子打电话,要他们爷俩来我们这里吃饭。是儿子接的电话。

我听到儿子问孙女:

“爷爷要咱们去爷爷奶奶家吃饭,你去不去?”

孙女立刻爽快地答应:

“好吧!”

儿子在电话里问我,还要不要再买什么别的东西,我这里买东西方便。夫人说,不用买,这里都买齐了。

前几天,山东的朋友给快递来一些章丘大葱,葱白很长还不辣,儿子、女儿两家人都喜欢吃。给儿子家两盒,儿子接放学的孙女时已经顺便取走了。给女儿家两盒,说好了,今天女儿要来取。

夫人一听儿子、孙女要来,觉得是个他们兄妹两家人聚会的机会。便亲自给女儿打电话,说一会儿,赵凯和旸旸(孙女)要来我们这里吃饭午饭。今天吃烙饼夹猪头肉、酱牛肉。你们也来吧。

女儿一听,孙女旸旸要来我们这里,还吃烙饼夹猪头肉,立马说,好吧。

女儿说,今天上午本来要送大儿子去打高尔夫球。今天就停一次吧。立武(姑爷)打高尔夫球比赛去了。正好家里的阿姨休息,我和两个儿子也去吧。

儿子、女儿、孙女、外孙,都是“食肉动物”。就是爱吃肉。再加上孙女旸旸要来我们家,女儿很想让我们外孙和孙女一块儿聚聚,玩玩,机会难得。

平时,我们跟女儿家聚会,多数情况是去他们家。他们家地方比较宽敞,住的是三层的别墅,五百多米。小区的环境又好,像个大花园。

女儿家有专门做饭的阿姨,是四川人。阿姨的丈夫是在北京大饭店工作的川菜大厨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丈夫的熏陶下,女儿家的阿姨也能做一手地道的川菜。因此,跟女儿家聚会,不是到外边吃饭,就是接我们去他们家。

夫人每天细心地照顾我,我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都很好,一双儿女都感激不尽。他们知道,平时照顾我,阿姨就很辛苦了。女儿怕给阿姨增加负担,有好长时间没有带孩子来我们这里了。

女儿的大儿子刚出生时,夫人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就住在夫人单位旁边的浩鸿园小区,只隔一条马路,近在咫尺。夫人经常抽空儿去女儿家帮助、指导女儿家请的阿姨照顾孩子。

大外孙小时候来过几次,还用我浇花的喷壶往我新买的棉鞋里灌水,姥爷姥姥家,他应该有印象;小外孙出生后,女儿家搬得离我们家很远,先是望京,后又迁居首都机场附近天竺的别墅区。刚出生时来过一次,现在都六岁了,再也没有再来过。可能对姥爷姥姥家,都没什么印象。

夫人一听,儿子、女儿两家都来,由衷地高兴。立刻要我帮忙,赶紧准备,给孩子们多做好吃的。

猪头肉、牛肉、小肚儿、油焖大虾、菠菜炒粉丝、鸡蛋饼等等,整了一桌丰盛大餐。孙女爱喝小米粥,夫人特地熬了一大锅。

夫人是个善良、明事理的人。她爱我的儿女、孙女、外孙,视如己出,孩子们也很尊重、爱戴夫人。

家里有了好吃的,夫人舍不得吃,都给孩子们留着,找机会送给孩子们享用。一家人相亲相爱,雍雍若若,我很高兴。

夫人知道我想让孩子们在家团聚。她也知道之所以孩子来我们这里比较少,一,是怕给她添麻烦,增加负担,心疼她,夫人心知肚明,心存感激。

二,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妈妈不在了。我原配夫人2005年去世。怕儿女来我们这里,触景生情,想念故去的妈妈,心里难受。

人们常说,娘在,家就在;娘不在了,就好像没有家了。儿女经常接我们出去聚会,来我这里少,这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夫人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她知道儿女们过早失去母亲,会倍感孤独、无助、凄凉。她要让儿女们觉得,他们的母亲虽然不在了,但他们还有后盾。很希望能有机会,尽量多地让我和儿女、孙女、外孙在家团聚。

但平时机会很难得。不是这家有事,就是那家有活动。很少有聚齐了的机会。

我和夫人倒是经常跟儿女两家一起聚会,但一般都是分别聚会。两家人聚齐了,到我们这里来,很难。

儿子、女儿两家都要来。不年不节的,今天是“不期而聚”,夫人格外地高兴。

儿女两家大人和孩子,个个都吃得很高兴,吃得肚儿圆。几个孩子也亲亲热热的,说说笑笑的,家里很少有这么热闹的景象。

了了我的一个心愿。夫人也感到很欣慰。

2017115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