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好。两个捣蛋鬼!这是一个六岁,一个两岁的时候。[编辑]
“随笔”之十九:
《铁脚板》
赵忠心
昨天上午,有山西的客人要来访。
女儿八点多来电话说,今天上午十点派司机接我们和她的公公婆婆去他们家。
女儿家在机场附近的天竺地区,离我们距离比较远,打车要花一百多元。我赶紧给来访的客人打电话,希望他们早一点儿来,说上午我们有事要出门。
客人虽然打车来,但无奈路上拥堵,差一刻钟才到。客人一进门就道歉,让你们久等了。只说了几句话,夫人事先给他们预备的茶水也没顾得上喝,就匆匆道别了。很不好意思。
九点五十五分,我们收拾好给女儿家带的东西,匆匆赶到小区东边的马路边等候接我们的车。我们两眼盯着马路上,寻找女儿家的车。突然,一辆白色的车停在我们面前,车上是亲家,招呼我们上车。
我对亲家说:
“我们一直在找车。怎么,不是那辆黑色的了,怎么换了白色的?”
亲家说:
“他们又特地买了一辆两排座的新车,说是再接我们两家老人就不挤了。”
外孙子的爷爷奶奶一个星期必须要见孙子一面,不见就想得受不了。
女儿家的房子大,三层别墅。光客厅就跟我们家总面积一般大,得一百七十多米。孩子们可以在家里骑车、滑轮、拍球。
女儿的两个孩子一年四季都不穿袜子,光着脚,从未着凉、感冒、发烧,身体倍儿棒!在家从不穿,只是上学或出门才穿。放学、出门回到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脱袜子。女儿说,两个孩子的袜子从未破过,倒是省了袜子。
我倒是很赞成小孩子不要养得太娇惯、太精细了。太过娇惯、精细,事无巨细,无微不至,不见得好,很容易把孩子养得太娇气了,小风儿一吹就感冒发烧。还是“粗拉”一点儿好。
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还是养得“皮实”一些好。小孩子可塑性强,适应性也强。采用“放养”的模式,习惯了就行。
我对女儿说,你们的儿子都不喜欢穿袜子,这也许的传统,或许是遗传。我的爷爷,就是你们的老祖,一辈子就是一年四季不穿鞋。下地干活儿,走麦茬、豆茬、玉米茬、高粱茬地都不穿。那脚底板都练成了铁脚板,脚心扎了蒺藜也不在乎,用力一搓就掉了。
据你奶奶说,有一次,我爷爷去我姥姥家串亲戚,带了一双新鞋,不穿,而是夹在嘎渣窝里。临进我姥姥家的村口,把脚用手胡拉一下,这才穿上新鞋。
我爷爷倒不是舍不得穿鞋,是不习惯穿,两只脚洒脱惯了,不能受拘束。穿鞋感到难受,不舒服。
抗日战争时期,我爷爷快五十岁时参加了八路,给部队当伙夫。那是名副其实的“老”八路啊!部队给他发了鞋,他不要,他说用不着。
他就光着脚,背着大铁锅,跟部队南征北战打小日本。
2016年6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