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生活”之二十七:《我和陈麒章的耄耋黄昏恋》(系列之三)

(2017-03-08 05:41:26)
分类: 老年生活

 

《我和陈麒章的耄耋黄昏恋》(系列之三)

作者:罗郁文

 

三、扶残助困  不约而同

 

我同许多同辈人一样,平时生活比较简朴,有的习惯甚至使人感到有些抠门儿。但我有个自己的信条,就是“喜欢雪中送炭,不愿锦上添花”。

在富有者面前,我是吝啬人;而面对有难之人,则是慷慨的。也许我感到自己这种一辈子衣、食、住、行、医都有保障的生活状态也算是“锦”吧。所以很愿意从自己的生活中节省出一些钱,匀给“雪”中的人。

有一次,我在春节前想起了一对重残疾人和心脏病患者夫妇的家庭,寄去了500元钱。重残疾丈夫在来信中写道:

“过年前夕,您这张意外的汇票,一下子把我们的家从冷冰冰变成暖洋洋了。妻子赶忙去取回钱,买来二斤猪肉包饺子,给女儿买了一双新鞋。我家过年了。女儿开学的学费也不用愁了。”

看了来信以后,我想,对我来说,多了或少了这500元钱,不算大事;在有些挥金如土的人手里,也可能还不够在餐馆吃一顿饭。而到了处在“雪”中的人手里,这点儿钱的功能会大大放大了。我乐意让自己的钱“放大”。所以,除了参加集体的捐款,经常主动送给有些贫困而且经过考察是品德良好的人们。这其中有认识的,有从未谋面的;有一次性的,也有已经保持联系二十多年的。

过去,我做这些事基本上是“单干”独行。后来,麒章不时地告诉我他的一些资助贫穷青少年和好学小保姆等上学的故事,发现有些共同点,比如,同有的受助人没见过面;不仅在经济上支援,也在思想上相助等。后来,他还告知,他同远方一位教育界人士搞了个“陈爷爷,李博士助学基金”,他每年交给李博士一万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

我们在这方面,便经常交流情况。我对他有时对受助者考察不足的做法,也予以劝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