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慢靠近你,我们共同成长

(2022-04-20 14:33:00)
标签:

教育

  在当今教育潮流中,课程游戏化教学无疑拔得头筹,游戏成了现在幼儿园最主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我们也在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地摸索前进,然而自开展自主游戏以来,虽然自己内心知道要观察孩子,但是每到游戏开始时,总是不知道看什么,很盲目。学习了书中的一些案例才明白原来观察不同于“看”,它是一种有目的的“看”,是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一个前提准备,教师不是无目的观察不是置身游戏之外,而是巧做“局外人”观察是有方法的。如:观察要有目的——我们班李路诚小朋友每次游戏时总是动不动就打其他小朋友,为了“省心”,我经常把他置身于游戏之外,显然我的做法不对每个孩子都有游戏的权利,李路诚也不能例外我们应该带着目的(为什们动不动就打小朋友)去观察,找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的原因,而不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再比如:观察要有方法——每次自主游戏时,总得我们两个老师不够用,这边看看那边拍拍,每个人似乎都在忙着观察、记录小朋友的游戏行为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老师真正走进幼儿的游戏世界。学习了书中的案例后我明白其实我们可以分工合作主班老师——扫描观察;配班老师——定点观察追踪观察这样的分工合作对于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有用的,不但能让我们真正了解幼儿,还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观察评价水平。

此外,每次自主游戏时,我们也总是浮在面上“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没有真正走近孩子走进游戏。当孩子们有明显求助需求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帮助他们;幼儿游戏时发生严重纠纷与冲突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制止孩子们的游戏。这与自主游戏的理念背道而驰,这样的游戏只是我们老师希望的游戏,而不是孩子真正的游戏,它们的区别最大在于“教”是我们成人给予孩子的,孩子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而“游戏”给予孩子的是直接经验,老师在游戏中只需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在观察时发现孩子们需要教师帮忙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介入,而介入游戏的的方法也可以很多种:语言介入——比如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简单提示,引发幼儿的思考解决问题、助推游戏。交叉介入——比如当观察到孩子们的游戏进程缺乏某种新意时,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交流,助推游戏。平行介入——比如当观察到孩子的游戏受到某种技能的阻碍时,教师就可以走进他们的游戏,和他们一块儿玩,给孩子技能上的模仿和引导。但是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幼儿乐于接受挑战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教师主导游戏的发展。孩子的学习过程一定要是先材料再文字的,其中的差异是我们能够亲身体会到的,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不要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其实要做到以上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认为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一是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观察要真正“看到”,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只不过是孩子行为表现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那90%是用眼睛看不到的,那些才能带我们走进儿童的内心,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那样做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是师幼互动的能力师幼互动的重点是教师支持的是孩子游戏目的的成,而不是教师目的的达成。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能力看看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否充分支持孩子的发展,材料要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老师只有适时的放手,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所以老师只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可以胸有成竹地放飞孩子成就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