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2016-06-23 18:44:24)浅议如何提高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铁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客运和货运的“双丰收”,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齐头并进,除了始终严格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市场营销等以外,最终取决于铁路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一个企业如果有一支业务技术精湛、装备优良、素质良好的职工队伍,这个企业将充满生机和活力,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反之,一个企业如果是一支业务技术不精、滥竽充数、素质不高的职工队伍,这个企业将是死气沉沉、无战斗力,必然在市场竞争中败北。
那么,如何提高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业务技术” 为“我要学业务技术”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并严格落实站段、车间(科室)的业务技术学习制度。一是在业务技术学习内容的需求上,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的内容要与从事的工种紧密联系,要管用,“用得上,用得着”,不能“吃大锅饭”,学习与从事的工种“不搭界”的东西,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又挫伤了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二是在业务技术学习内容的程度上,要坚持“先易后难” 的原则。先从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学起,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循环渐进,把学习内容引向深入,既可以培养职工的学习兴趣,又能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三是在业务技术学习内容的时间上,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能借故安全生产任务重,要完成,就把学习业务技术的时间给挤占了,使学习业务技术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最终只是“走过场”,在台账上做假。所产生的危害也是显然易见的,挫伤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带坏了风气;四是在业务技术学习内容的检查考核上,要坚持“奖罚分明”原则。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安排学习内容,而且要有组织、有检查、有考核地严格抓好学习内容的落实。不能“打糊涂仗”,搞“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业务技术学习搞得好的组织和个人,要实行奖励,反之,要进行处罚。以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二,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使业务技术学得好,技能精湛、能独挡一面、在本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职工能“名利双丰收”。一是在“名”的激励上,要建立学习宣传机制,充分应用各种新闻媒介,如墙报、板报、报纸、广播、电视、手机信息平台、召开表彰大会等,全方面、多角度大力宣传表彰等,使他们能“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香”名远播,家喻户晓,名声在外;二是在“利”激励上,要建立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的奖励机制,如实行重奖、组织外出旅游或疗养、相应地聘任为各级技师,提高他们的工资奖金待遇,有针对性的培养,把他们选到工长、副工长,以及干部管理岗位上来,使他们有“想头”,更有“奔头”;三是在“惩罚”考核上,站段、车间、班组,应建立相应技能等级鉴定和评价考核机制,做到“奖罚分明”。要注重做好日常的检查考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评,优胜劣汰,胜者上,庸者下,不论资排辈。对业务学习不认真,因业务技能水平不过关而不能胜任本职工等情况的,除按规定给予考核,降职降级降工资奖金待遇等以外,还必须下岗或转岗分流、离岗进行集中培训,直至考试鉴定合格才能复岗;四是要把职工的业务学习、岗位练兵活动的情况纳入车间(科室)、班组日常的一项重工作来抓,并量化成车间(科室)、班组月度检查考核指标,进行认真的检查考核,对业务学习、岗位练兵等活动组织开展得好,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在日常的工作中发了积极作用,保证了安全生产的车间(科室)、班组,要进行表彰奖励并升格等级,相应地提高工资奖金待遇。同时,对所在的车间(科室)领导、班组工长、副工长实行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升职和选拔任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促进车间(科室)领导、班组工长、副工长注重抓好职工的业务学习、岗位练兵活动的积极性。一句话,要让他们有“想头”和“盼头”,激发他们的“满腔热情”。
第三,要搭好平台,经常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各种业务技术学习活动。一是段、车间、班组等层层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上比下不比”,也就是段的层面开展职工技术比武活动,车间、班组这一层面不开展,不进行认真的选拔,而是任意抽出认为平时业务技术好的职工直接参加段的技术比武活动,有的甚至年年参加段的层面比武活动都是“老面孔”,有的职工成了比武“专业户”。二是开展“你问我答” 的“一口清,问不倒” 活动,评选“岗位明星”、“技术能手”等,并对评出来的“岗位明星”、“技术能手”等,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授予荣誉称号,对符合技师聘任条件的,不受年龄、资历、文凭等限制,直接聘任为各级技师。对符合班组工长、副工长任职条件的,经过任职培训合格,可聘任为工长、副工长,并进行跟踪动态管理,釆取“送出去”或“请进来”的培训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管理水平,对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工长、副工长,选拔到干部岗位上来,切实保证“一线培养干部,干部来自一线” 的正确用人导向得到有效的落实。三是开展“科技攻关”、“生产破纪录”、“献绝活,解难题”、“经验介绍”、“技术观摩”、“技能操作表演”等活动,全方位、多用度地为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条件和机会,增强职工学业务技术的使命感、光荣感,更好、更进一步地促进职工学业务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开展“先进操作法”、“独门绝技”等命名活动,以职工的名字将其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某项绝技相应地命名为段、车间、班组“先进操作法”、“独门绝技”,并在段、车间、班组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推广应用;五是开展“拜师学艺”、“学成出师”活动,要庄重的举办“拜师学艺”、“学成出师”仪式,体现对师傅的应有尊重,增加师傅教徒、带徒的使命感、荣誉感。要签订好师徒合同,规范好学习内容,保证学徒出师效果。同时,要为师傅发放一定“教徒献艺”津贴,让带徒职工“有利可图”,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不拘一格,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一是要紧密结合岗位需求,段、车间必须有计划、有部署、有内容、有目的的开展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组织和制度,抓好落实;二是要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提拔,不重用” 的原则,相应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岗技能培训班,严格组织,认真授课,把好培训考试关,切实保证每一次的培训都是“实打实”的,不“走过场”,实现通过培训提高参与培训职工业务技术素质的目的;三是要注重培训授课的师资力量,在培训过程中,必须聘请相应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授课,邀请身怀绝技的“岗位明星”、“技术能手”等职工进行“现身说法”,言传身教,传授技艺。四是要坚持学习理论与现场操作相结合,把学习课堂办到车间、班组,把实际操作摆在生产一线、作业现场,让职工“身临其境”,学以致用;五是要坚持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就地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根据现场作业岗位业务技术的需要,灵活采取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六是要鼓励职工参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种院校的自学考试和函授,通过自学的渠道获得相应的文凭,自学成才。并对自学成才的职工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职工走自学成才之路,多渠道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
总之,要想方设法地为职工学习业务技术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使职工学习业务技术成为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自觉行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为保证铁路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