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班长应掌握“长短之理”

(2016-04-13 13:33:01)

工班长应掌握“长短之理”

 

清代钱泳的《 履园丛语》一书里记述了一个“长短之理”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拿了块布给裁缝,想让他给主人做件衣裳。裁缝向此人询问其主人的性格、年龄、长相和中科举的时间,唯独不问身材尺寸。此人感到纳闷.裁缝这才说:“少年时期就中举的人,其性格高傲,胸膛必定高挺,裁衣时需做的前面长而后面短;老年时期才中举的人,心境已近乎慵懒,背必定有些驼,做衣服时后面需要裁得长些.身材肥胖的人,衣服腰身要剪得宽些,瘦削的人就需裁得窄些,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一点的衣服,性子稳重的人则适合穿长点的衣服。至于衣服的尺寸,那都是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遵循的,你又何必多问呢?” 

我们不难看出,这位闻名遐尔的裁缝,是很深谙“长短之理”的。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先在“量”上下功夫,不仅掌握了穿衣人的年龄、相貌、体型的特点,而且摸透了穿衣人的性情和心理特点,甚至揣摩到当时的官场习性和士林风气,可谓调查研究到家了。不像“今之成衣者”只知徒尚时髦,翻新花样,而不知“长短之理”,因而,难以裁剪出美观而合身的衣服。

从这位裁缝的“长短之理”,使我联想到时下的工班长,如何搞好班组管理,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一个班组少则有几个职工,多则有几十个职工。无疑,每一位职工的经历、性格、爱好、志趣,以及心理状态等都存在着差异,都有不同,作为工班长,要想搞好班组管理,做好班组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掌握“长短之理”,对班组每一位职工的经历、性格、爱好、志趣,以及心理状态等,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分析和掌握职工产生思想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曲直因果,又不能操之过急,简单粗暴,不分青红皂白,区别对象地生搬硬套,一槌定音。因为,同一件事、同一类型的思想问题,发生在不同的职工身上,常常有不同的反映,不同的结果,这是由职工不同的性格决定的,所以,也必须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叫“因人施教”。

因此,作为工班长,应该像故事中的裁缝一样掌握“长短之理”,既要善于掌握班组每一位职工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心里状态,以便能“有的放矢”;又要娴熟应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以便能“各个击破”。从而,搞好班组管理,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职工队伍,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

但愿工班长们都能掌握“长短之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是什么?
后一篇:百吃不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