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禁得住吗?
(2016-02-28 13:14:15)
据2016年2月22日怀化《边城晚报》报道,怀化市教育局根据湖南省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从2016年春季开学起,怀化中小学教师将严禁进行有偿家教家养等活动。
规定的具体要求为:教师不得个人或多人联合在校内、外租场地或在自己家中从事有偿家教家养;不得有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以给学生辅导作业的名义收取费用;教师不得擅自在学校外培训机构兼课替培训机构招生宣传等行为。对于违反这些规定的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调离学校及撤销荣誉称号,直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开除或解除聘任合同等处理。一年内累计发生三起以上,给予校长、书记就地免职处理。
这些年来,怀化市内中小学教师补课乱像是众人皆知的。已经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可谓“家长痛恨,学生反感”,但又出于无奈,家长、学生都不敢得罪教师,只能随着教师“说补就补”,出钱“消灾”。既增长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危害极大,成了天底下“最累的人”、“学习的机器”。当然,也有极少部分的家长和学生甘愿出钱补课,但也是在“大家都补,不得不补” 的氛围下进行的“跟风”行为,怕不补课,对自己的小孩的学习不利,跟不上课。实际上,只要教师都能认真组织上好每一堂课,搞好“授业解惑”,使学生都能听懂、听好每一堂课,在学校就能把学习搞好,我相信,作为家长,是不会愿意另外出钱给孩子补课,让自己的孩子“课堂课外连轴转”,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抹杀孩子“玩”的天性的。不是吗?怀化市教育局的这一禁令的出台,就获得了市民的一片叫好声,就是最好的说明。
我作为一名家长,不用说也在“一片叫好声” 之列。我认为,怀化市教育局出台的这一最严“教师禁令”,至少四大好处:一是能有效抑制怀化市内各种补课乱象,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二是能促进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防止唯利是图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认真组织授课,课后借补课之名,行敛钱之实;三是能体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使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教师高效的课堂教育,不用再额外地比拼经济穷富购买课外教育;四是能有利于教师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搞好课堂教育,有效防止师德不正、行为不端的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育敷衍了事、走过场,补课教育轰轰烈烈,一门心思在补课如何多赚钱上,把师德、责任抛在脑后,甘愿为金钱的奴仆,一心为钱而补课等。
问题是,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体制下,说的是“素质教育”,行的却是“分数教育”,看的是学生的分数,考核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能禁得住吗?
话说回来,怀化市教育局这次出台最严“教师禁令”,无疑是个良好开端,能不能禁得住,都值得肯定,最起码,它给了家长和学生以希望。但愿能把这一禁令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切实强化监督检查,对违反禁令的教师能始终严惩不贷。同时,还必须学生家长参与,积极抵制、监督、举报,社会各阶层形成“合力”,做到“教师补课敛钱,人人喊打”,这样,我坚信,就一定能禁得住的。
禁不禁得住,轼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