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烟日里劝戒烟

(2013-05-31 12:45:11)
标签:

情感

                               无烟日里劝戒烟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施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全球有13亿烟民,其中9亿人在发展中国家。吸烟者的人数,特别是青少年烟民的数量越来越多。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洲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因此,吸烟害处既然有如此之大,就应该戒烟。更不要在危害他人的公共场所吸烟。笔者有个有心人,想在此摘录一些劝导戒烟的诗歌对联,望能对吸烟者有所触动和教益,为了自已和他人的健康,下决心把烟戒掉。

    先说戒烟诗歌。

  《戒烟歌》一:“纸烟纸烟,害人不浅。精神钱财,损伤胜鸦片。劝同胞快快戒吸纸卷烟;纸烟不吸,空气清新人不厌,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纸烟不吸,民壮国强乐永年!”据说是我国最早的戒烟歌谣,是一个叫华航琛的人作词作曲,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广为传唱,影响深远。

    《戒烟诗》二:“一盏烟灯照空房,二肩耸起像无常。三餐茶饭无着落,四季衣裳都卖光。五脏六腑同受苦,六亲无靠宿庙堂。七窃不通终成病,八面威风全扫光。九九归元自寻死,实在无颜见阎王。”这首诗把烟鬼的际遇、归宿刻画得入木三分!

      《戒烟歌》三:“本国烟,外国烟,成瘾苦海都无比。前人唱,后人和,饭后一支,神仙生活,错!错!错!烟如旧,人苦透,咳嗽气喘罪受够。喜乐少,愁苦多,一朝上瘾,终身枷锁,莫!莫!莫!”这是仿宋代陆游《钗头凤》词体写的,据说是台湾防高血压协会和社会祥和基金会制作印在戒烟宣传卡片上的。

后说戒烟对联。

    民间曾流传着一副有趣的戒烟趣联故事。相传有一对恩爱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不止,于是吟一上联嘲讽丈夫:“张口闭眼,喷云吐雾,谁家男人像你这烧火先生?”丈夫见妻子“教训” 他,也不甘示弱地对出下联给予还击:“搬嘴弄舌,说风道雨,哪个女人似我那泼水夫人!”妻子见丈夫未醒悟,又作了一副劝丈夫戒烟的叠字联:“根根柱柱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见此联后深思良久,最终同意戒烟。为了抑制自己烟瘾发作时的冲动,也写下一副拆字联以自勉:“信是人言,本欲取信于人,必须言而有信;烟本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自此之后,她的丈夫与烟彻底“断交”。于是夫妻又撰写一副对联,妻出上联曰:“苦口婆心,初见成效,有道妇人心肠好。”丈夫对出下联:“甜言蜜语,积习融销,不愧丈夫风格高。”

    相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相识的官吏,嗜烟酗酒无度,年仅40已枯槁憔悴,遍求名医均不显效,郑板桥对他说:“我有奇方可治愈此病。”说罢挥毫写了一副妙联:“酉水为酒,若不撇出终是苦;因火生烟,丫能回头便成人。”此吏阅后茅塞顿开,遂把对联高悬中堂,立志戒烟禁酒。

    林则徐不但是禁烟英雄,而且也是撰联的高手。他当年在广州时曾撰有一副戒烟联:“小队出效峒,愿七萃功成,甲洗银河长不用;偏师成堡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从联语中可窥视出林则徐警惕烟害卷土重来,加强武备,严厉禁烟的决心。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年轻时烟瘾很大,常随身带有烟斗和烟盒。他作诗时,总要先抽几口烟。后来,他决心戒烟,将烟盒抛到水中,并吟一联:“烟从水中去,诗从腹中来。”后来发奋学画,终成大名。

戒烟诗和联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举例。总之,目的只有一句话:希望已吸烟的赶快戒烟,还没吸烟的不要吸烟,不要因为吸烟而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请注意:为了他人的身体健康,不要再在公共场所吸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