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韵汉骨
唐韵汉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57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一零零六最大的幸事之一@365

(2024-12-02 19:44:31)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4~-12。

忍不住向负责人请示能否不坐班了,有事办事,其他时间就不一定按时上下班,早晨去办公室可以晚一些,下班可以早一点,不要可丁可卯的掐时间了,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闲言碎语,毕竟已经过龄了,不想被人看成黏岗位不想退休,没有接到免职的正式通知,又不好直接回家,这样的情势下出此下策实属无奈之举,人们说的退休前两个月的探亲没有成行,每天还有不断的工作任务,需要按部就班,不能松懈,现在已经是新的一个月了,马上就到龄一个满月了,因为程序性原因而延后的时间不会是正常的工作时间,据说免职退休文件签署时间都是到龄时间,所有理论上、法理上现在的工作不具有法定意义,一旦退休文件下来,就推翻了之前的这段空白期的一切工作,如果其中有涉及到权属边界法律边界需要理清,那么显然我是不能胜任的,产生的纠纷也就难以担负责任,这是关键所在,也就是我不愿意再继续这种局面的原因和理由,这不是撂挑子的事,也不是不担当不作为,更不是不负责的逃跑行为,实际上是负责的作为,不想因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是工作需要,明确工作关系,那就名正言顺的履职尽责,现在不是这样而是模糊的关系,什么都处于不确定状态,都是不稳定的情形,此时不易采取有争议的言行,常规的程序性的事物还好,其他的就要回避,是规范的必要也是自保的需要,大概就是这样的矛盾中行事的方式,谨慎无害,我有点想结束漫长的等待,又担心留下不好的印象,各种的复杂局面有些交织,还是不要草率、不要武断、不要急躁为好,商量着来,商量着办,商量着过,什么都好说,都可以说,都能说,这都是在考虑的范围,大概过渡期间就是这样,有点得失心,也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顾及,就是个群众,不管有的没的都没有了,那时也就放下了,没有了之前的各种搞,没有了各种的装,兴许这是最简单的逻辑,为了碎银几两自然不能由着自己,将来不能随心所欲,但是要少了许多框框,可以有所轻松,但不了什么,肩上的东西卸下来了,关键的是心里没有压力了,也可以在家尽享休闲,不必考虑节假日的长短了,不必在意那天该上班了,不需要恐怕迟到引起不快而步履匆匆了,基本不要给自己定时的闹钟了,时间是自己的了,多了一些交给自己支配了,大约这个时刻以后没有其他人可以对我的时间说三道四了,每天都是假日,每天都是周末,每天都是过年,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每天都可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必在意其他更重要的事更紧急的事,因为在我这里除了家里的事没有更需要关心的事,除了身体健康没有更重要的事,基本可以躺平,基本可以一心只管自己事不管他人瓦上霜,即便有什么事也不必太较真,大不了放过去,不需要自己顶着,能马马虎虎就糊里糊涂过去,较那些真已经不适合自己,因为很多事已经排除了自己发挥作用,自有其他的人去处理,自己不要坏事就好,不可生事,不惹事,当然也不能怕事,事情发生了就梳理好处理好,不必纠结了,要尽快结束,不要纠缠,放下一切,不留恋任何离开自己的东西和人,凡是差不多就好,不要追求完美,不比从前什么都要拔尖,什么都要争先,什么都不放过,只拿自己可以把握的那一份,其他的都不是自己的了,已经证明我们能得到什么不能得到什么,不要对于喧嚣世界过于热心,当然也不可以与世隔绝,成为一个保守的反面教材,关心外面的花花世界,需要换一个角度,多以旁观的角度看待对待外界,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外面发生的一切,多看少动,多听少说,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见解可以有认知,但是不能执拗、不能偏执、不能固执,毕竟跟自己的瓜葛没有那么大了,很多的事都交由他人负责了,自己所了解的知道的都有限,不知深浅不明就里了,不要添乱不要添堵不要找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这之后我的基本行事原则,不该做的不做,不该管的不管,不该问的不问,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握好就不错了,什么都局限在自己的周边了,其他的都靠边站,都不能干扰自己的事,这个改变就从现在开始,什么都变了,形势变了,身份变了,其他的都跟着变,还是调整一下心态,一切随遇而安,一切悉听尊便,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波逐流,也许我们可以做的都尽职尽责了,之后就不必再逆水行舟了。这几天就明显地松弛了许多,一下就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感,好像生活的本来面目开始恢复,一日三餐,家人的聚集,家务的琐碎,早晨的早餐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时间,比较简单,到办公室也不觉得要做什么,可以几个小时闲着没事可做,打搅的人基本没有了,一天都见不到,联系工作的电话明显少了,猛的闲了还有些不适,百无聊赖有思想准备,真来了也只能慢慢适应,我相信自己还是可以的,一位退休10年的同事从内地发来问候,探听退休情况,距离上次半年多了,他记得我的退休年龄,我对于先辈的关心如实答复,退休进入到程序了,正等有关方面的通知,终于拉齐了,先辈等到我与他一起过退休生活的日子了,可以彼此有更多的时间叙叙旧、有机会把话共同的读书话题,当然很是期待,有些很多年的朋友都是苦于工作没时间联系,后面可以适当增加与他们的联络,弥补多年的缺憾,大概这是可能来的最大的幸事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