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九七五至今还在书房@365
(2024-11-02 23:06:13)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北京 多云 10-19。
一
在北京可作为景点的很多,这两天重游颐和园和香山倒是比较合时宜,颐和园、香山在一条线,香山位于北京郊区西山东麓,距离市区25公里,现在北京有直达香山的快轨线,早餐后地铁8号线、转10号线、再转西线专线,8点多出发,到香山已经是11点了,关键是专线的人有点多,等候地铁就花了半个多小时,地铁的体验也是悬空的被架着的,比起前几次来感觉人多了,以前到香山来没有这么多人,香山的红叶有了,层林浸染有了,金代始建皇家行宫和香山寺,元明两代屡加修建使得皇家苑囿初步形成规模,清朝乾隆年间,对香山大兴土木,使之作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静宜园”,名列清代著名景观“三山五园”之内,整体面积超过了北京老城的大小,香山自古以来就是修行圣地,乾隆在康熙的基础上,利用了这里的自然条件,建造了“静宜园”,并在里面提点了28个景观,1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烧毁了静宜园部分建筑,香山现在以登高和观红叶为主要的旅游特色,我选择了几个重要的点,去了勤政殿,勤政殿为二十八景之首,是香山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公园东宫门内,它是乾隆皇帝来园驻跸临时处理政务,接见王公大臣之所,取意勤政务本、勤于思政,香山寺遗址即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所建之大永安寺,原为金代行宫,据记载原有五层大殿,前有石坊、山门、钟鼓楼、城垣、红墙碧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二次浩劫之后,只剩下正殿前的石屏,石碑和石台阶等为数不多的几件不怕火燹的石头制品了,双清别墅在香山寺东南半山坡上,有一处别致清静的庭院,院内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乐濠,一股流向静翠湖,此即"双清"二字之缘由,院内池旁有八角亭及参天银杏树,1917年河北省大水,督办熊希龄办香山慈幼局,在此建别墅,始称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随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来平,住在此处,直到11月份才迁居中南海,在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即吟成于此处的八角亭内,
从双清向西北,过香山寺到半山亭,再向上可到白松亭,过绚秋林(红叶区)和雨香馆和阆风亭,这次我重点看了碧云寺,碧云寺原名碧云庵,明清两朝经过大规模扩建,成为一座皇家寺院,99年前的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灵柩曾停放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就在北京,就在香山,1929年捻灵柩移葬南京中山陵后,移灵时更换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被放回原殓的楠木棺椁中,封入现中山纪念堂后的金刚宝塔内,此后,这里成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圣地,每年孙中山先生的逝世和诞辰等纪念日,香山公园及碧云寺均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自1990年以来,该寺先后接待多批台湾重要人士及团组的拜谒及参访活动,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半山亭、玉华山庄和阆风亭都是看红叶的好地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离别的红叶可是令世人潸然泪下,我这次来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看不到实地的好的醉人的红叶,只是在路边捡拾了几片作为象征,我第一次来香山的时候带回去的给夫人和女儿的礼物就是精致的红叶,至今还在书房。
前一篇:匪夷所思九七四潇洒着呢@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