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九七四潇洒着呢@365
(2024-11-01 23:13:04)
标签:
365文化杂谈 |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北京 阴 10-19。
一
北京这些年变得都不认识了,实际从来也就没有好好认识,这里一直是水深之地,深不可测,对于小人物可是只有敬而远之的选择,觊觎之心本就不是厚道人的本意,谁还敢于造次不成,也许是景仰心下也就剩下平静,一日看完长安花是每次到京的真实写照,出差都是公干,任务在身上,不敢造次,年轻时有点精力过剩,不惜体力,那时管理不像现在这样严格,也是为了开拓大家的视野,每次出差还可以借故利用周末节假日停留一天半天的,到一些地方走走看看,累积下来也还是去了一些名胜古迹,不多但是并不是哪也没去,去的最多的还是天安门、王府井、前门、西单,这些都集中,每次来北京没有多余时间,也就这些地方熟悉一点,都次来都有新人提出要去,自然就去这些地方了,买点北京的果脯点心,再就是一些小纪念品,回去了送给这样那个的,好像多风光似的,颠颠的,那时到过北京的人很少,听说的很多,羡慕好奇还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保有了原始的淳朴,不像现在人们都见多识广了,北京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访地,后来到北京多了,见北京的很多世俗一面更多了,物价飞涨,出差费够不上上涨的物价,到北京出差是赔钱赚吆喝,房住不起,只能巡遍京城寻地下室住,阴冷潮湿,特别的难闻的味道,后来不允许让来京开会自费了,谁组织开会谁负责住宿吃饭问题的解决,算是解决了各地来京开会的各地官员们的食宿困难,同时也就不允许组织会议的单位巧立名目进行夹带旅游的项目,缩短会议时长,精简会议时间和会议本身,渐渐形成了规制,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多会议成了一些官僚的鸡肋没甚油水,参加也没有什么新意,不参加也说不过去,那些会议都是有了计划、有了预算、有了指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参加者也就不是那么的整肃了,比较随意了,不过这近几年对于会议的要求又有了新要求,线上会议大大增长,线下会议开始减少,估计这次中央下决心减少会议的重点也是线下会议,因为花费大、成本高,而成为重点关照的对象,以后这样的会议将层层大幅减少,会成为高级的轻奢的公务活动,北京的世俗化近年来加速了,人们发现自己与它的关系不仅仅是政治的圣地,而是成为了生活主体与否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开始涉猎北京的生活层面,让北京脱敏了,走下神坛,走入了世俗,人们对于北京的热情开始转向,开始有了近距离亲近它的欲望,有了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卷入到了这个洪流中,在北京寻求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的工作的可能性,这样的交流更平民化了,也是人们对于首都的更亲近的基础,看看北京大街上的人流,大量的平民来自各地的打工人,他们居住在郊外的5环6环以外的地方,每天像蜂群一样来回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当我在夜里看到蜂拥而至的电动摩托车,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新北京人,他们构成了北京的新势力,将塑型这个城市,为将来的北京准备,在回龙观地铁站里走出来的人流中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些候鸟了,而是北京市民,他们不再是北漂而是新一代的北京人,这样的梦还在延续,从几十年前到今天,这个梦想变得愈加现实和真实,套用一句话说现在的国人是历史以来最接近实现成为一名北京人的梦想的时期,这就像不可能的事是没有人关心的,触不可及的也就不会去想了,可是有了可能性就不一样了,就有想法了,有更多的人开始谋划了,有更多的人开始行动了,不过这样的高潮延续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了逃离的戏码,以前是都想进入围城,现在开始有人想出来了,觉得里面不适应自己舍得出来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转折,说明北京开始进入到平民城市的行列了,首都的光环开始被新一线城市分摊,有的功能开始分流到新的城市,有的功能被附近的新开发地域直接顶了,不都是高大上,不都是神秘神圣,还有生活工作,还有民生民意,还有材米油盐,还有酱醋茶,这些烟火气对于民众是最抚慰人心的,当然北京的地位是全方位的碾压其它国内城市的,稍微放下身段就引来这么多的仰慕者,不是其它城市所能比拟的,北京的龙头老大谁也夺不去抢不走,我们一些人总想着欧洲美国一样,去中心城市,去中心化工作和生活布局,可是我们的条件和资源禀赋并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我们不适合欧美似的发展布局和模式,北京依然是北京,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十分稳固,潇洒着呢。北京人的自豪感、优越感这些年淡化了许多,多年以前就经常被人们问及这样的比较问题,上海好还是北京好,那时的上海搭上改革开放的末班车,上升趋势明显,北京人有一种危机感,觉得经济上越来越落伍,现在是被问及新一线城市好还是北京好的问题,当然这样的问题是提给年轻人的,他们有本钱去挑选的,年轻人是各个大城市争抢的人才,也是未来和希望,北京依然有竞争力,不过大不如前,北漂似乎被各种的漂稀释了,更多的可能性等着他们,不比以前那样的唯一性,没得选,新兴城市的优越性还是很有吸引力,这些年新一线的十几个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明显高于老城市,特大城市不占优势地位,人才流失已经势在必行,如果长期让人才失去信心留不住年轻人吸引不到人才,北京也就失去了活力,也就必将衰落,有不少的年轻人有其它的去处,并不把北京当成最好的唯一的选择目的地,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前一篇:匪夷所思九七三今天又是@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