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九二零有限政府@365
(2024-10-09 21:39:25)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 10-20。
一
有限政府,这是我们曾经的政府改革的目标,现在是否还是既定目标有些看不清,有些实际操作很显然有些不符,有限政府不是我们的创造,世界的各类政府的实践都证明了这是一个基本的提高政府效率的定位,当然这是符合事物运行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局限,因而每一个组织机构都无法包打天下,事实是这样,认清了这一点也就对此释怀了,政府显然不同于一般的组织,具有更大的责任和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但是它也需要遵守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正确的确立和选择,源于对政府的信赖和倚重社会各界和人们具有一种普遍的心理和依赖路径,无限地夸大政府的作用,把一切都交给政府去打理管理的冲动让人们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而无视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责任义务,从而消弭了人们个体的勇气和力量,减少了主动性、创造性,与此同时政府处于责任意识和荣誉感全盘接纳了人们的重托和希望,无限的扩展了自己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施工清单,照单全收了社会和人们的希望期盼,就像一个保姆对待襁褓里的婴儿一样对待人民,溺爱而失去了理智,承揽了所以的家务和责任而忽视了对于社会各界和人们的管理的精髓,沉溺于自己编织的乌托邦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这样的老母鸡、老好人、保姆似的政府看似很有人情味、看似很亲民、看似很辛苦勤劳、看似很全面无微不至,可是仅仅是这些不能具有构成一个强大有效政府的要件,一个强大的有效的政府不能让社会各界和人民感到政府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争议的地方,政府本身不能就是问题的制造者,而应该是问题解决者,我们现在的政府在这一点上没有底气和自信,政府本身存在大量的问题,而且不断产生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老百姓深恶痛绝,几十年来不停加码打击力度,可是腐败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本身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产生的后遗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政府安排管理,权利过度集中,资源过度集中,比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社会各界明若观火,政府自己也是深受其害,一直都在治理,发了无数的文件,开了无数的会议,可是以文件对文件以会议对会议,用形式主义纠正形式主义,用官僚主义对付官僚主义,并没有巨大的利益集团从中获益,不存在外在力量推动叛卖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体制内外都在口诛笔伐,为何还是牛皮癣一样的存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与愈演愈烈长盛不衰共舞,爷爷不疼姥姥不爱与人人参与人人制造齐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这种奇观和生命力还得从政府自身的机制体制和执政理念上去找原因,比如政府巨大的财政负担长期存在,庞大的供养人员群体与社会各界和人们的鸿沟一直以来都是焦点难点关注点,干群关系的紧张,利益冲突,滋生各种的不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巨大的体制内人力资本对应的结果,保运转很少年份不是基层政府主官的头疼事,他们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保运转,也因此动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处理财政压力,不惜拆东墙补西墙、犯错误挪用其他项目资金、借贷银行资金发放工资,中央、省区、地市、县市、乡镇、村社区,庞大的政府机构有几成可以实现财政自理,越往基层这个比例越低,这样的情况能不产生连锁反应,能杜绝与民争利的问题发生吗,要改变政府的形象,改革现行的传统的政府理念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形成了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步骤和措施,可是并不彻底和一贯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一直以来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是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和体制机制没有形成,政府的执政理念还是包办代替一切,对于社会的治理停留、满足于保姆的角色,管了很多管不了的事,政府到底该怎么构建治理体系,世界各国都有很成熟的做法,也有很多的现成的理论方案,都不尽相同,都不尽一致,但是一些基本的理念和重要的因素还是有共识的,小政府大服务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项,还权于民,很多事务交给人们自己去定夺,大量的事务交给社会依靠社会自愈能力去治理,政府只做有限的社会和个体无法承担的事务,外交和军事涉及边界之外的事务,公地与私地的界限,裁判员运动员的界限,承认自己的有限性,承认每个人的权利,承认每个组织的作用和权利,政府是其中的一员,这些都是政府现代化所必须的原则和要素,我们似乎与此有比较大的差距。有干部觉得我们总是处于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的地位,近期要减少基层负担很多文件和表格不能下发了,一些调研和检查要精简了,这是应该的、必要的、符合形势的,上级关于重要工作的安排部署一茬连着一茬、一轮接着一轮,问责的话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不下基层怎么能及时掌握基层的情况,不到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就是闭门造车、不接地气不接触群众、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下去不好,不下去也不好,如何是好,这就要区分对待,有些事还要坚持,有些工作还要继续,基层负担当然要减轻,而重点工作不能松,那么就有一个政策的分寸把握问题,关键还是怎么做工作、做什么工作,传统的理念和过去的做法必将导致那样的结果,这些不改变其他的既要又要只能让干部不知所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什么都要的理念该丢弃了,否则下的减负文件不过是一个得不到贯彻落实的又一个文件之一,这不是玩笑话。
前一篇:匪夷所思九一九相对性@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