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零九还得是奢侈的享用@365

(2024-10-06 19:04:39)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 5-19。

全国各地的参会者基本都离开了,剩下的人不多,早餐的时候基本就剩我们这样的遥远的西部边陲的角落的人了,酒店零零星星的人,也多是打理客房服务生,大厅已经换了水牌,另外一个会议的会务组正在准备,等待迎接新的客人,昨天下午会一开完就有很多人离会,附近的周边的几个地方的与会者很早就准备回去,有的要求单位安排开着车过来接,还可以到附近走走看看,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巴蜀风光,我们一行三位是最后离开的了,送站的司机尽量客气,一路上都在说他的夫人也是新疆塔城的,在这边的街道工作,他们两年要到新疆去一次看老丈人,过不来新疆的冬天漫天大雪,冻的要命,听出来他都是尽量说一些我们喜欢的话题,夸赞新疆的这个好那个好,可是开玩笑让他调过去,他很直接地拒绝了,我知道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内地人们对于新疆的了解还是停留在苍凉的场景里出不来,司机对于我们关照当然是处于职责,也是免得惹出枝节耽误了他的事,预定的高铁车次是9点16分,到机场1个半小时,车上座无虚席,同事都是外地人,几天的饮食已经有些不适应的反应了,在坐位上靠着角落休养,无精打采的,听着车厢里的各种不同变种的乡音,我还是可以明白的,离开了这么多年,基本说不了了,前天一张口还有点生疏,引得安检的小妹妹的好奇,估计是我的发音有些不一样让她好笑了,我本蜀人,今认西域为家,蜀乡为异乡,蜀地的我为异乡异客,这两天的感觉有些奇妙,有些虚幻,开会结束没有任何的机会出去看看,只能坐在高铁上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山水相连,乡村和城市的交替变幻,只能在这1个多小时零星的感知一下,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西,飞机起飞的那一刹那我意识到我该离开了,要回家了,回到离开了几天就会有回归的牵引力的3500公里之外的那个地方,飞机的舷窗下,从嘉陵江畔开始的头一个半小时都是云层上,直到飞过秦岭,才能透视到陆地,这时已经看不到巴蜀山水的那种浓密阴郁的绿色了,水面渐渐减少,而之前的秦巴山水那些山乡于我是熟悉的,是我曾经的童年的氛围,山山水水,曲曲折折,沟沟坎坎,里面的百千味道,意味深远,现在都是它乡,过了秦岭这个南北的分界线,荒漠渐渐进入视野,绿色让位与黄色,这次的云海开始了北方的肆虐,迎着冷空气的方向,飞行追逐着西下的太阳,想起过去的多少思怀在这朗朗乾坤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都常成一生追念,近来巴山蜀水的这一次旅程就这么瞬息地过去了,还是多有不舍,远望窗外的碧空,百感交集,“秦岭,天下之大阻。”它不仅阻断秦塞人烟,也让气流运行有了明显阻滞,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气候不同、水土不同,饮食、建筑、交通等社会生活习惯不同,久而久之演变成了社会整体风俗习惯的不同,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冬天,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能阻挡潮湿海风进入西北地区,由于对水汽的阻滞作用,秦岭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对寒冷干燥,南坡则温暖湿润,秦岭向来是秦风雅颂的对象,从李白的《蜀道难》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王维的《辋川图》到山水田园诗派,面对秦岭,历代诗人或挥笔豪放,书写秦岭的雄浑、奔放,或淡雅、内敛,挥洒自己对巴山蜀水的感悟,多少人因了各种的原因背井离乡,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巴山蜀地,带着乡音带着乡愁带着离愁别绪,一路向西,一路风尘仆仆,从凄风冷雨到风雪交加,千里迢迢,到历史上的边关塞外寻求生存,艰难度过了适应期,被这块边地接纳,已经成了这里的一员,成家立业,把异乡练成了家乡,大多数人已经把关内称为老家,生活已经习惯西域这边了,对于曾经的家乡倒有一些不便利了,这里当然经历了无数的恋家的过程和种种的情怀,可是都过来了,在这个世界,没有人惯着你,你的那些所谓的细腻的情感都要让位于生存的博弈,残酷的法则从一个角落带到另一个角落,都不会作废,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换了个平台,换了个对象,没有人不是秉持着天涯何处无芳、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心境来到这里打拼的,在这里留下自己的烙印和踪影,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无意替代的过往,血淋淋的、鲜活鲜活的生活历程,惴惴不安地来、各怀心事的来到这里时候满腹狐疑、忐忑不安,现在都过去了,这里的一切都不再生疏,这里的山山水水也不在陌路,南方的桔子到了北方、到了西极也都变成了橘子,现在不是问题了,几个小时就可以跨越这个时空的差距、南北的差距、生活习惯的差距的界限,历史的文化的时空的鸿沟在现代社会变平了,人们心里的那些被视为传统的部分、被称为乡愁的主要构建成分的那些离愁别绪、风情风物是否变得释然不得而知,不那么浓烈沉郁了是一定的,明显的失去了统治地位,而被边缘化了,从属的地位让这种特别的情绪稀有起来,还拥有这样的情感的人和场景一定得有某种高尚的品质,还得是奢侈的享用,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是没有故乡的,没有情商的加持也难拥有这番的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