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零八灵魂@365

(2024-10-06 19:00:26)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乌鲁木齐 晴 5-18。

灵魂形成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日起,受之父母,万物供养,滋生灵魂的百般模样,造就灵魂的各色百香,感悟于周边的一切,极为跳动、悸动,听命于先辈师长们的左右,不停调试扭捏,愁苦百态,灵魂渐渐饱满盈实,热衷于新生事物,喜欢最新的形象,喜新厌旧总是有它的理由,不安分向来都是脱不去的性格,仍不免惶恐飘拂,变幻是它的常态,跳跃是它的特征,这个漫长的过程里,灵魂一定是在风浪里的,在痛苦里的,在飘摇中的,周边是汹涌波涛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灵魂总觉得是在临近万丈深渊悬崖峭壁的,灵魂是在风雨交加凄风冷雨的夜里奔袭的悠荡的,那都是灵魂所感觉的环境和氛围,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萧瑟秋风摧枯拉朽,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而灵魂本身则是懵懵懂懂的,昏昏沉沉的,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一样,有呼也有吸,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送回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了生机:它缺少空气,它会受难、枯萎没有生来强大的灵魂,一个人的精神或灵魂最初是弱小的,而弱小的精神无法支撑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肉体,因为我们接触的这个世界庞大而芜杂,这个世界所蕴含的信息量如此巨大,弱小的精神会被这些海量的信息左右,从而摇摆飘荡,显得无处安放,永远在路上游弋,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理性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理性部分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是不朽的,为人神共有,体现在国家统治者身上,在美德中表现为智慧,激情部分指喜怒哀乐等感情,属高等动物的天性,高于欲望部分,体现在国家社会中的辅助者武士身上,在美德中表现为勇敢,欲望部分是灵魂的最低级部分,是生理上的需求,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注重对教育内容的选择,重视辩证法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这几个部分相互和谐,才是灵魂的成熟,直到老了便又开始了灵魂的安放的探索,人都是要处理好自己的后世,为自己的来世某一个好的出路,没有力量的人今世都一团糟,对于来世也是给予希望,甚至可以牺牲现时的福利而为来世积累功德,身体的处置是墓穴坟茔,是物理的、物质的、生理的存在的交代,而灵魂的处置也是同期同时的,人们都异口同声不期而遇地认识到灵魂是与身体的分离的状态是离开这个世界的样子,而贾平凹认为"人在身体好的时候,身体和灵魂是统一的,也可以说灵魂是安详的,从不理会身体的各个部位,等到灵魂清楚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部位肯定出来了毛病,灵魂就与身体分裂,出现烦躁,时不时准备离开了,"这也差不离,身体这个寄主或者载体无法承受灵魂的时候,也是分离的时候,人之将死,其身体与灵魂将是彻底的分裂,灵魂与身体的安置不完全的思路,更轻灵一些,更精神一些,也就更洒脱一些,但并不轻松,并不容易,倒有着更多的寄托,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想法和多样的选择,当然世俗的人也要用世俗的方式来安置灵魂,比如一定要有一个看得见的地方或者再简单也得有一个载体,比如不能过于孤单,孤独一直都是孤魂野鬼的去处,或者的人无论如何都有避免成为一个没有同伴的灵魂,比如也要是清静而富庶的地方,可以避免痛苦和贫困,饿肚子是不行的,饥寒交迫决不能承载灵魂,这样的地方当然被人们无数次的挑选,几千年来宗教正是被人们选定为这样的最佳角色,灵魂的安放地、灵魂的处置师,西方的基督徒将教堂视为自己灵魂的安放处,伊斯兰的穆斯林将灵魂的安放放在清真寺,东方的我们的灵魂自然是庙宇,所以宗教的一个最大的功能便是满足世俗社会人们的灵魂的处置和安置,人生的关节都与宗教联系起来,出生,婚礼,死亡,都是在教堂,用仪式感显示对灵魂的呼唤、召唤,让灵魂与身体再次的结合,灵魂在这个地方与身体最融合一体,相互的认知和感悟,而最后是分别的时候,请牧师宣布它们的分离,各自安放,东方的灵魂处理就更靠个人的安排,平日里到庙堂烧香拜佛,就是交代和寄托灵魂的安放,当然这是一般的普渡众生,而东方的高处的安放还是依赖自己的超渡,这个寻找天堂是的过程个人各异,唯有内心的安定,灵魂才得到舒适,灵魂可以寄情于山水,诗和远方,也可以是书山文踪,灵魂也可以被安放在下一代,下两代,在他们身上有自己的寄托,有自己灵魂的影子,我们一直在寻找精神的寄托用来安放灵魂,这个寄托,可以是一个伟人、一个名人、成功人士、亲人、家庭,或是神学……因为这些寄托公认的强大,有足够丰富的知识、理论体系供你吸取,壮大你的精神,也许灵魂的安放并不是我们感觉的那样,但我们的感受是一定伴随左右不离不散的,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当一件足以冲击灵魂的事件出现以后,你可以从寄托处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理论,从容的解决它、消化它;而没有寄托的精神则会被冲击,甚至崩溃,这就是有寄托的好处,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也就是信仰,它能使人感到温暖,灵魂的安放与精神寄托遥相呼应,精神的寄托的所在是我们一直在权衡的那个点,一直在寻觅的点,也许是多点的,也许是变幻的,比较中还可以优中选优,过程一直接续下去,温暖而温馨,稳定而平静,内心的安定,精神的安定,灵魂的安定,这个系列的流线似场景不断演绎,波纹越来越细腻,灵魂的安放也就有了谱,可以稍安勿躁,享几分清静,因为我们的灵魂寻找到了安静之处了,可以放下了躁动,可以丢弃了恐惧,可以抛弃了污龊,无需面对冷漠,无需面对尘嚣,无需面对刺激,似乎灵魂是失去了勇气的存在,只有没了敏感的对象才可以让敏锐的灵魂安顿下来,因为灵魂的本身就是敏锐,所有的灵魂都是敏感的化身,集中了生命的精灵,安放灵魂路崎岖而漫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