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九零三母亲的小生意@365
(2024-10-06 18:32:28)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乌鲁木齐 晴 6-15。
一
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的年代,母亲正是要顶着压力负责外婆一家人的生计的时候,3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四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荒唐闹剧到了登峰造极的巅峰,生意在那个年代是被坚决杜绝和禁止的事项,也是最基层的人的活路被断送的最艰难困苦的时期,即便穷要是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改善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话,也算是幸福的,母亲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深受那个局限的苦,当80年代可以做生意了,她说早都想有这样的机会,可是一直都不被允许,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有了机会,也就40到50的年龄了,她很是兴奋觉得有盼头有希望,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最早的那一批生意人,先是卖瓜子,从农贸市场买生的葵花籽儿,回家自己炒熟,然后到电影院,门市口,热闹的地方,一杯两毛钱,这大约是80年的最初的那两年,不需要什么本钱,基本是白手起家,那时的她基本都是离家比较远的城里的地方去卖瓜子,我刚离开家的子校到城里上高中,一般碰不上,我有两次在黑夜回家的路上碰到卖完了瓜子回来的母亲,一起从公交车站回家,没多长时间她学会了做凉粉、凉皮,这是她在城里市区卖瓜子的过程中发现凉皮很收欢迎,生意很好,觉得也比较简单,于是偷师学艺,先去看,找一家人比较多的凉皮小店,买一份自己吃,边吃边向店家询问一些情况,不能让人家觉得你是学技术的,要想方设法套话,不知不觉中得到一点做法,然后回家学着做,估计着试验,不断总结经验,到了关节点换不同的凉皮店又再去探听,不能让人家看出来她是干什么的,才能让人家能告诉她一点,她回来再试验、再琢磨,调料是这个小吃的关键,她试验调试做了很长时间,母亲和父亲在凉皮凉粉的味道上化了很多时间,反反复复琢磨试验示范,一直都没停滞过,觉得差不多了,就着手做凉皮生意了,父亲配合母亲一起准备,推推车、凳子、盆、碗、盘、刀具、工具,洗漱用品,等等,边做变完备,不断摸索不断改善,因为是在附近卖凉皮凉粉,都是熟人,那时做生意的人很少,我们当时的这个区域是城乡结合部,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担心周围人的目光,后来也就习惯了,那时我已经住校,基本都是一个星期日回来一次,回来也帮着打凉粉、洗面筋,这都是每天的下午晚上准备的,有时卖很晚才能结束,回来准备这些都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我早起,发现父母基本都是半夜就起来的,我一大早起来就回学校,他们都已经蒸凉皮很长时间了,做三凉生意最怕下雨天,销量大幅下降,卖不动,有时就一家人都吃凉皮,送他人吃,就这也得抓紧时间处理,不然都坏了浪费了,开始的时候父亲做的推推车子不是那么合适,倒过、翻过,那时的条件艰苦,很多地方都不是那么到位,所以母亲有时吃了不少苦,凉粉老了嫩了都不好卖,洗凉皮、蒸凉皮、打凉粉那时都是全靠人工,调色调味都需要人自己的感觉,掌握起来都是有误差的,为此与父亲也吵过架,为了几毛钱一份的小生意可是生了不少气,挣的辛苦钱可真是来之不易,后来母亲得了乙型肝炎,不能从事小吃生意,就接着开始卖菜,到铁路局,这个时间不长,母亲又转行了开始做衣服卖衣服,这大概是这时候母亲已经到吐鲁番,到巴州,大概持续了几年,农村人买衣服穿也都已经成为时尚,大概乡下服装生意不好作了,母亲也就作罢了,再后来就在家附近的市场上租了一个摊位,开始了摆摊,买卖各种的小东西,直到70多岁才结束自己的生意,几十年了,母亲的生意都是小生意,都要围绕吃饭穿衣做蝇头小利的平民生意,她真正开始生意的时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不是最佳年龄,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百折不回,意志坚定地进行自己的创业历程,不依不靠,不等不要,母亲都是自己独立地实现了自己的生意梦想,虽然没有挣到大钱可是她实现了她的财富自由,对于她来说不靠国家养、不靠孩子们养、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不给国家集体孩子添负担,不愁吃不愁穿,老有所养,就是她认为的财富自由,母亲说她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自己,靠不了其他,她通过她的生意经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比起她的同龄人母亲算是有胆识的,有独创精神的,她是九家湾最早做生意的人之一,她是有自己见识的,有相当的学习能力的,从一种生意到另一种生意她都不畏艰难,不屈不挠,通过学习掌握生意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办法处理各种困难,母亲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意人,她从来都勤俭节约的模范,精打细算过日子,不出去吃馆子,不喜欢脂粉气,对自己尤甚,不尚空谈和空闲,从来不串门不、玩牌、不交友、不旅行,了解国家大事,喜欢做事和做事的人,对思想精神文化事宜不生疏,明大义、晓事理,有原则、懂变通,当然母亲也有生意人的固执,她老来经常表示不喜欢挣大钱,这多少与她的生意头脑和生意经有些不一致,也许是她一辈子的生意经历都是小本生意有关,她不理解现在的那些大生意是怎么做的,也不知道她的这种辛苦生意已经不是现在人们热衷的生存之道,当然她见多了家道中落的场景,感受了太多的富家子弟的悲惨命运,对于财富有她的理解,财富带给她的并不都是快乐,也许在她的后来的生存之道中生意也是不得已的路径,但凡有更好的路可走,她也不会选择这条辛苦的道路了,在她的一生的历程中,体制内对于她都是紧闭大门的,她只能依靠自己的传统的熟悉的求生的手段,而这些也还需要允许她才可以使用,比如做小生意,这个她曾经比较熟悉的场景和路径在她的黄金年华是被禁止的门类。
前一篇:匪夷所思九零二孵化器@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