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么好的事一九二@365
(2024-08-22 22:08:07)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乌鲁木齐 阴转多云
17-26。
一
这段时间事情不少,来人也较多,可以看看书的时间就被挤占了,不管怎么说看书还是得闲才可以轮得上,否则占用办公时间影响公务就不行了,影响工作的看书当然应当限制,我有时也在办公室带书,大都是比较正规的书目,政治的经济的工具书方面的,小说类艺术类的一般不会带到办公室的,小众类的书更不会带入,一般都是节假日周末加班时偶尔在办公室看书也是调解一下,我在办公室放的书大都是单位发的书,有关学习的资料性质,从家里带来的现在越来越少,一般都是工具书了,可以放在台面上的那些书,消遣类的不会到办公室,上不了这样的台面,也的确不合适,向来都是的,不过现在就更没有带书的必要了,没有心情这么做,看不了几天就要带回来,更有办公室的氛围不适合读书,看材料阅读文件是正宗的办公形象,同样是阅读,看书就显得不伦不类的格格不入的,太老套了,太古板了,本就有些与世隔绝,就不想再加些色彩进一步凸显,所以现在基本也就断绝了,再就是出差在外时可以带一两本书,一般看的比较少,后来也就不带书了,除非时间很长,超过10天的那种出差,除了办公室我不会在其他公务场合看书,比如开会,坐车,都不会带一本书的,开会看书那是我很反感的行为,是对人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还是对书和看书的不尊重,读书那么好的事不应该偷偷摸摸地,应该光明正大的,看书一度被一位单位主要领导列入禁止在办公室进行的行为,在他看来用办公时间读书这是不道德的行为,是没有工作清闲的标志,一个干部有那么多的事等着办,哪里有时间看闲书,所以他很反感办公室读书的行为,让有关部门专门组织清理办公室的各种书籍,要求不得有任何统一发的书籍之外的书籍出现在办公室,否则纪律处分,也曾有领导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不主张不提倡在办公室看书,但是也都没有这么的严苛,虽然有要求,但是公务期间看书钻空子者大有人在,办法也是五花八门,大量的会议时间比较无聊,尤其是开大会的时间,很多人都想办带上一本书或一本杂志、一张报纸,折叠的与笔记本相伴配的大小,混为一体,选择靠后的座位,领导不宜观察到的角度,偷偷地与领导的眼神博弈,利用领导的疏忽实现自己的读书目的,这种老鼠与猫的游戏持续不断的上演,有时领导疏于管理这些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此来矫正前期管理不到位,当然大多数的领导也是在上面大声斥责一番,提醒而已不会点名,震慑一下某些人,有时领导就要杀鸡儆猴,于是就会揪出一个人来借此敲山震虎,这样的情况极个别,我碰到过一两次,现在有了手机,可以调剂的东西在那上面都有,于是手机替代了书、报纸、杂志,这个面就更广了,既是工作联系的工具,也是家庭事务的必备,还是游戏的乐园,什么都集中于此,机不离身、手不离机,于是领导干脆让所有人开会都把手机放在保密柜里,不准带入会场,断了念想,否则经常见到被领导批评看手机的场景,有几次很尴尬,下不来台的样子很难看,说实在的我主持开会看到有人看手机也很生气,怪不得领导大动肝火,情有可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尊重他人者自己也就不值得尊重,看书看手机都是需要一个适当的环境,匹配的条件和气氛,不当行为就包括不区分情况自顾自地抱一本书看个没玩,不顾及周边情况,拿个手机不抬头,一点礼貌都不顾,又哭又笑,旁若无人,这是太过投入还是自私自利,至少是不得体不协调的行为,不能认为看书看手机是个人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力,他人不得干涉,大体上没错,但是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可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除非在私密空间,在开放环境的读书行为阅读行为都是需要注意影响的,注意分寸,不给他人造成不便,不要给人们带来困扰,不要给他人以不好的引导,所以不要在车里读书,不利于眼睛卫生,不要在厕所读书,有碍观瞻,更不是个雅事,我一直都不喜欢的,可是有一段时间也沾染上了这个毛病,在厕所时间明显长了许多,看书也没有觉得特别,被打搅的就是外面总被夫人担心地提醒时间太长了,她担心我的健康,怕出事,我从不把书放在厕所,担心被污染,自己看可以,放就不愿意,确实很勉强,这不是有什么理由,就是个感觉,现在也被手机取代了,在厕所读书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也就不必被玷污的风险。那天整理桌面,把一些常看的书又放回书柜,又拿出一些自己选中的书放在桌面,和一些资料配合着放在一起,丰富书桌的样子,其中有几本都是熟面孔,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也在列,原来看过,都差不多忘记了,现在的旅游热让我对于这类的作品感兴趣,人出不去,到不了全世界,就通过读书过瘾,满足一下自己的关切,也给自己可能的即将到来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点,不是什么先见之明,不过是一时兴起,有点被感染,临时起意,玩性从来就不会泯灭,有机会就会来兴致,我对此当然欢迎,说明自己还保持了一丝丝的童趣,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读书是捷径,当需要什么的时候,书提供了一条快速满足的途径,有时读一本书也就结束了一个愿望,读书的负面效应不过如此,读过一本书了解了一个世界,好奇心得到满足,探索欲望得到缓解,只读书就是由此导致的极端情形,所以要切忌死读书、读死书,读书还有结合实际,实践用书代替不了。
后一篇:匪夷所思八三九有些不相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