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八一七否则就有点跑偏了@365

(2024-08-06 20:11:48)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乌鲁木齐 晴 24-37。

土地流转也好,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也好,不过是内部挖潜,耕地大盘子不会增加,我们不应该对此寄予不切实际的厚望,近期围绕土地流转和新增耕地调研任务很多,国家和自治区对此很关注,有几次的批示指示,多重焦点难点关键点都集中于此,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从来都是治国理政的要务,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所仰赖的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另一个就是耕地,耕地是我们最为短板的地方,与世界几个大国相比我们的耕地资源人均量都是劣势,比如俄罗斯,美国,他们的耕地都比我们大的多,而且潜力巨大,人口只有我们的几分之一,印度虽然国土面积小于我们,但是耕地面积也达到25亿亩,比我们大很多,日本人均耕地比我们小,但是他们的海洋面积是我们的两倍,所以耕地这个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硬约束是我们明显的短板,一旦发生战争这类突发事变我们的这个短板就会凸显,因此为此国人之有识之士寝食难安、焦虑重重,想尽一切办法维护18亿亩耕地红线以抵抗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侵占耕地的压力,比如永久农田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比如严格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比如最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最苛刻的审批程序,耕地就像一根紧绷在国人头脑里的线玄儿,任何的闪失都会让人们崩溃,围绕耕地开展的一系列的项目和研究,都是为了提供一些政策和制度支持,提供一些地力保护措施,提供一些维持和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资源,这种紧张的态势是与生俱来的,由我们的人口基数和耕地数量决定的,大量的围绕耕地的博弈也在时时刻刻发生,各种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职权、工商资本介入寻求投资机会、社会力量获取利益点、几亿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寄托,都在这片土地交织,近期工商资本寻求农业平台实现保值增值成为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个新面孔的出现带来了一些新气象,现代农业的元素因此而快速增加,但是由于池塘里面来了大船而改变了形势对比和游戏规则,弱势的三农主体的传统玩家显然并不适应这个变化,
我们政府需要做的是规范他们的行为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与农业发展的规律违背,不能与农民利益根本性冲突,但是也要承认他们的利益所在,不能让他们长期来这里学雷锋,至于出现的问题个案解决,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该纠正的纠正,该法律的法律处理,有些趋势性的长远影响的漏洞需要从制度规范上进行完善,避免发生严重的遗漏和错误,总之不能因为一些局部问题导致整体的改变,不能一叶障目、因噎废食,农业的外部性、经济外部性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农村,农民身份所代表的的弱势群体总是将这里当成自己的最后的保障地,最后一道保险,当外面不好混的时候,当世界风云变幻变得峥嵘沧桑的时候,当他们遍体鳞伤无路可走的时候,这里为他们提供庇护所,正是耕地将农民稳定在农村,耕地维护了粮食和农产品供应的同时,孵化了现代工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涵养了社会文明传承的脐带关系,提供了社会发展过程反复的保险栖息地,压舱石、稳定器是我们容易忽略而又确确实实存在的农村农业的特殊贡献,对于土地的眷恋是乡愁的一部分,为什么我常常饱含热泪,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神奇的土地,那些人类文学艺术表现的最深沉的感情都与土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美国名著飘里面女主人公赫斯嘉失去恋人面对战争的苦难,回到家乡回到养育她的土地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很多类似的对于土地的描述都在表现土地之于人类的精神支柱力量,耕地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点点滴滴,也承载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历史传承余脉,农村的耕地是农民切身利益的最主要的集中体现领域,一些农民利益受损的事例也集中表现在耕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治的变迁过程中,是所谓老大难问题集中爆发点,很多农村的案例都于此相关,频发、多发、复发,所以这方面的反映也比较多,媒体也关注,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现在采取的一些措施避免了很多传统问题,但是新形式新问题依然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就有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大惊小怪就不好了,小题大做就更不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当事者,尽快尽力解决好每一桩纠纷,这是当然的第一原则,动辄要否定之前的制度规范,否定之前所做的工作,这是当下最需要防范的错误倾向,不敢于面对事实和问题,而是跟着舆论走,跟着风尚走,没有定力,那么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就成了发展进步和改革创新本身的凶器,将一些好东西扼杀在摇篮里,这里面就有一个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方法问题,积极而要慎重,精准而全面,适度而策略,提出问题者如此,解决问题者也是如此,对于顶端事项、顶层人士尤其需要谨言慎行,切忌妄言妄议,避免以偏概全,且不能将简单个例当成趋势和整体,以个人好恶取舍判断重大事项甚至危言耸听,否则就有点跑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