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六七三是那么个事儿了@365

(2024-03-11 18:08:13)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晴有时多云 3/18。

昨日傍晚,夕阳西下,在洒满橘红色阳光的村委会大院闲庭信步,几个小学生在操场玩耍,一声声稚嫩的大呼小叫此起彼伏,锅炉房烟囱的青烟飘散在宿舍房顶上,一丝丝的煤烟味提醒我这是南疆冬末的最后几天了,过几天就可以停炉了,剩下的煤炭可以用于村委会抵工程款,解决村支书的 一块心病,远处飞来一只壮硕的乌鸦盘旋了一圈选择栖息在路边那棵最高的白杨的枝条上,发出呀呀的鸣叫声,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候,几年内几度有过这一样的情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我莫名不禁想起易茗词赵季平曲的那首《远情》,
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
不能够容我细思量
繁华瞬间如梦幻一场
世上人有几番空忙
春去秋来叹世事沧桑
算人生成败相当
登临远望看山水迷茫
情通天下一路奔放
几番起落雨暴风狂
转眼间鬓已成霜
留住所爱留住所想
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人生多少时候都在追寻,都在寻觅,也许不知道找什么,也许就是冥冥中自己演绎穿越的故事,也许就是恍如隔世的感觉,也许就是残梦晓翠的重现,也许不过是我们一生的那几个必渡的劫,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也许就没有什么也许,不知何故这些个日子又开始了情扯意涌模式,触景生情,情绪化、感性化,这样的日子有些痛楚刺激、刻骨铭心,有些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大约这时的自己有点类似酒后的那种状态和心理,敏感而恍惚,飘逸飞扬而情深义长,还是有些异样的感受,有些不寻常的味道,时不时的还是有些念想,顾不得那些不适、不是,人是经不起长久的平凡的,没有改变和起伏的庙宇中的氛围长久不了人的凡心,我也一样,行凡夫俗子不等于失却七情六欲,尚平静顺安不见得就一定愿意六根清净,什么都是有限度的,借用一位女司长的话说,谁还没有年轻过呢,荒唐不过是他人的旁观角度,不见得是一贯的视角,更有着合情合理合法的道理摆在那里,每个人都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也不是穿着锱重夜行天下者,哪来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又哪来的那些不近人情,所以顺人性、关乎情分并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什么天要塌下来的事儿,此乃人之总要务,人之总关目,人之大观展,人之大情怀,不可不察,关乎民心向背、国之情势发展,关乎国人性格特质、文化特征,关乎国运昌盛衰败、兴隆兴亡,掩饰人性、压抑人本真还是沿着本性本能行事求真务实,这是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理念,将不同的人带向不同的价值文化取向,从而有着不一样的进化路径和发展途径和已经历程,最关键的是导致了人的不同,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还是有情有义的侠客,是一个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中规中矩的人,还是剑走偏锋不拘一格的人,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历史英雄,还是一个仗义执言行踪无忌的民间传说,两种都是我们所希望的,可是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和行事规范,也许异曲同工之妙,但路径截然不同,都可以找到自己安身立命、功成名就之处,却有天壤之别、不共戴天之仇,人各有志不足以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性格各异不完全解释他们之间的奇花异木,倒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以及文化、文明对于解释和接受这种差异提供较好较多的帮助,压抑还是开放,扼守还是游击,都是方式,都有成功的案例,都可以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大约这就是多样性更会被推崇的原因吧,每个个体可以有着自己的选择,但是因为环境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和传统的重要角色,基本都是历史文化的俘虏,少有例外与环境和传统的叛逆。人生重要的也就那么几步,它们的对与错是与非决定了大致的底色,确立了几十年的生活的基调,一个生命的轨迹随之左右、前后、远近,大体就这样了,每次关节的时期都有着不同寻常之处,不见得被理解的那么清楚,看得那么明白,事后留下一地鸡毛和千般无奈、万般后悔,越是有心志者越不愿屈服于现实的槽厩,巨大的力量总是将他拉的更深一些,幸运的话更趋近成功,不济的话更趋近失败,不论何人都免不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古训,看他人门清,看自己一脸茫然,理不出头绪,断不清事实,拿不出对策,这可是关键时刻,可是重要节点,我们的师长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那些真正关爱我们的人的急切呼号撼动不了我们,解救不了我们,似乎命中注定重要的那几步就是配备了迷茫和恍惚,就是听不进去他人的建议,就是叛逆和顶撞,有一个保护层将智慧之光拦截在这之外无法照射进这个懵懂的世界,一直到人们错过了那关键的几步,才开始恢复神智的清醒,才又有了正常的认知,让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要错过那么几步,记得一位朋友说,现在的人的最大悲哀是在孩子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了,听起来有些刺耳,可细想也还是很有深意,只有一个的独生子女生怕意外,都是掌中宝心头肉,溺爱宠信自不必赘言,我们自己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这种地位和心理配置,婴儿孩童时期的疼爱,到长大成人后的自我为中心,孩子吃定了父母的脆弱心理,父母基本失去了任何的反抗精神和能力,早就投降了,你就该他的,你就欠着他,你心甘情愿地,你屁颠屁颠地,你主动上前自取其辱的,这就是人的连环扣,解不开,也不愿意解开,解开了这个脐带还是人吗,哭也好笑也好,苦也好甜也好,他这是个人味儿,他是那么回事儿,否则这本以悲苦的人生的社会还有什么味儿?似乎就不是那么个事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