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九九鲜活时的威力@365

(2023-12-28 18:16:49)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晴 -8/0。

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清冽的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材草的味道,附近农户家烟囱里冒出的缕缕青烟宣示了味道的来源,持续升温又将冬日的寒冷抛向一边,那些跃跃欲试的冬装展示人群又有了勇气,小媳妇们穿着各种的新款式出入于村委会,点缀着3村的风景,移动中飘逸着阵阵的笑语声,准备后天的春晚节目已经是几次彩排了,他们议论的一定和这有关,马路上来来回回的摩托、电动车比平日更多更快,附近的几家近期开业的工厂正在招工,这段时间村干部正挨家挨户动员闲在家的年轻人报名,转好的天气助长了人们的勇气,碰碰运气总是年轻人的特权,他们有的是时间,才刚为辞职行为被家人训斥,都感到冒失,新的消息又带来了希望,暂时转移了话题,缓解了一时的尴尬,几个好友相约而行,寂静的村子瞬间就活动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大喇叭每天都在重复的播放国语学习的课程,有些单调的重复让新来此地的客人有些惊诧,不知缘由,被懵了,还以为是广播出问题了,有好事者想找机会提醒当地人,村委会临路边的几个门面出入的人流没有明显变化,很显然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和挑剔的眼光,除非不得已一般都不会在这里购物,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外出的机会都对他们的生意构成威胁,转移了越来越多的购买力,近郊商贸的特点就是如此这般,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干了周边的利润空间,形成沙漠地方寸草不生,这里的农民买馕都要到乡政府驻地的市场或者县农贸市场,赶bazaar巴扎就是他们的生活,而且是重要的那一部分,以前是巴扎日带着家人老少赶着驴车拉上一袋玉米麦子就走了,到巴扎把玉米麦子卖了换来几十元钱,给媳妇买一条丝巾,然后带着家人来到饭馆,点上几个烤包子、几份凉粉,围着一壶茶坐下来享受,如果卖的麦子玉米价格好,那么还可能加上几牙西瓜或者甜瓜作为饭后的补充,延伸一下家人们的幸福时光,几十年前乡村基础设施都很落后,几公里的活动范围取决于交通工具,驴车的交通范围一般都是几公里不到10公里,所以乡镇基本就可以满足大部分农民的生活需求,每个乡镇都有着这样的集散地,星罗棋布的,现在就不同了,交通工具变成了电动的车辆,也十分普及,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的被城市化的农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交通工具也便利化,城市公交也进入到农村,人们出行更加便利,所以活动范围极大地扩充,几十公里也不再话下,小汽车都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也都有了城市一样的条件,自然也要享受城市的便利,有了欲望加上条件改善,农民就不满足乡村购物的网点,而是大踏步地走向城市,瞧不上眼前的那些土的掉渣的门店了,一脚油门的事儿,谁还盯着家门口的那些小店铺,商品总类少,价格高,质量不保证,农民也不是傻子,他凭什么要买这些剩余的东西呢,所以把家门口的店铺当成24小时昼夜店看待,只是图个方便,其他就对不起了,而这里的门口店恰恰就比不上城里的这种店,就是要赚辛苦钱,人家都关门了,深更半夜的需求,心急火燎的需求,急死忙活的需求,宅急送的需求,乡村小店就做不到这样,它们的东西本来就不齐全,关门还早,开门还晚,动不动关门铁将军把门,好不容易来个客人有需求态度还不好,不是这个不行就是那个脾气,所以生意越做越亏,很多就开不下去转让,3村的饭馆半年都没有开张了,条件很好,60多平方的面积,设施设备齐全,本来前几年还不错,新换的一个年轻人就是开不起来,生意做不好,没有信心做下去,这里的房租也交不上,自己到外面帮人开大车挣钱,这里的村民做生意都不愿意投入,只想着挣大钱,小钱看不上,要知道饭馆超市这样的小门店靠的是薄利多销,靠的是挣勤苦钱,小本经营蝇头小利,只有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才可以生存下去,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吃不了苦的入不了这行,现在的3村农民家庭收入的60%都是靠外出打工,所以支撑开支的都是工资性收入,农业收入就是小麦供人吃,玉米共牛吃,收支能平衡就算成功,今年养牛养羊的收入应该是略亏的,种菜和果树都是政府支持,经济效益低下,农业总体不挣钱这是普遍情况,3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它的前景一定不能从经济经济上找,只能从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生态效益上寻求支持,如果没有了政府的大力投入和政策支持,农业连现在这个局面都维持不了,很多投资农业的企业家都感觉到了压力,并不是他们预料的那样。决策了,按理就没有问题了,可是还不是这样的,执行有时更重要,不少的决定都下了,可就是得不到贯彻落实,比如我们的车决定换了,把20年的车龄换成相对新的车,保证野外工作的交通安全,从去年开始酝酿,今年几次打报告,前两个月最高会议开过了,做出了决定,车也选好了,可是时间过去两个月了,没下文了,大家空欢喜一场,问题出在哪儿,执行不力,没有具体的要求,什么时间,什么措施,什么方式交付,这些具体的问题没有安排,同时没有指定具体落实的人,这给落实执行造成巨大的空挡,也给推诿给予了借口,所以任何任务要落实给具体的人,要有完成的质量数量要求,要有完成时间的限定,要有操作性安排,不能给执行者逃避的空间时间,这对于前期的决策阶段就要考虑周全,而不能决策后执行中再去考量,决策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效力,打了折扣的决策也就没有鲜活时的威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