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六零零一路走来花团锦簇@365
(2023-12-29 21:13:3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晴 -8/0。
一
计划到今年年底专题《匪夷所思》达500篇的规模,不想9月上旬即完成,信心爆棚,于是又给自己定了新目标,当时算下来到12月底大概有100天时间,于是一闭眼就暗暗预定了600篇的目标,随后觉得自己有些贪婪了,对自己有些狠,一天都不能耽误,每天都要出货,一篇2000多字,要数量还要要一定质量要求,我这是何苦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心理还有斗争的,经常要拖的,事情很多,忙的时候顾不上,最长的时间拖了10篇的差距,可是自己还是坚持,每天要出,可以开头,一两百字也行,先把自己框进去,然后再后面的时间里慢慢补上,前一阵有些顶不住、吃不消了,一篇最长的补料一个星期才完成,好在坚持和毅力是我所秉持的最重要的品行,就一直咬牙下来,到今天,整整600篇完成了,第一篇大约是4年前,第一、二年每年50篇的规模,当时想一个星期一篇,一篇3000到4000字,都是自己的原创性文字,不是转录,不是他人的东西的粘贴,主要是自己所思所想,带有一定的纪实性,主要还是思想性的东西,带有思辨性色彩,经常是随心所欲胡思乱想等等,不拘形式不拘内容,想到那说到哪,后来自己发明了一种方式,就是先用微信把自己想表达的用声音录下来,然后转化成文字,整理后变成博客,这样可以一气呵成,思维不易被打断,有连续性,克服了打字速度慢的困难,22年初有170多篇,年底时到300篇规模,有些出乎预料,关键是驻村期间可以在晚上用功,空闲的时间没有其他用场,都花在这里了,也从那时开始260篇之后都相对固定在每篇2000字数,似乎更符合实际一些,踮踮脚可以够上,跳一跳可以挨上,史铁生在他的务虚笔记里说,写作的最大动机就是不希望自己平庸,用文字强调自己的存在,大致是这样的意思,我能有什么思想,什么理论,根本谈不上,不过是一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放不下了思想块垒,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没有什么可以启迪他人的目标等着我,不过是借博客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一些东西记录下来,告慰自己而已,也许追究起来是力图解除一种恐惧,对于时间的流逝,对于以往的忘却,对于生命的无常,都有一种莫名的浅浅的留恋,也有一种无法存续的轻轻的恐惧,我现在时常有一种抓稻草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周边的这些都会突然离开,现有的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握握手试试自己的感受,我也许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还是得做点什么,需要留点什么,我似乎不应该这样平淡地度过,也不应该没有什么办法的样子,无奈中也许有点什么,写点什么似乎满足了这种心理的一部分,于是写就成了我的习惯,现在习惯后面已经又加了些压力,这种感觉更强烈了,我的眼里似乎已经没有了这个世界,剩下的只有远在天边的天际线,唯一存在的我的视线内的可见物,维系我与这个世界的全凭这些许的思考,些许的灵感,些许的感受,些许的日常,其他都远离我而逝,渐行渐远,消失在地平线,汇合于末端,若隐若现的那个点,我仅存的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念都在那里聚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像吸烟的人每天都要消耗一盒两盒香烟一样,就像喜欢喝酒的人总喜欢这个牌子那个牌子的酒一样,我觉得写字也就是这么一样的,不见得就谁高雅,谁低俗,谁好谁坏,都是生活习惯,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我愿意、我喜欢、我心甘情愿,什么用处可能都找不到,是自洽的一种方式,比如不平衡的心理的外溢的一种形式,无法排解的痛苦的一种消解的工具,难以平复的伤口的消炎药,所谓的不同之处我想不出来,也不觉得我比他人高明些,倒是人家的爱好有些明着的乐趣,比如吸烟时的那种享受更加普遍地存在于烟民之中,喝酒者迷恋微醺时的那种高光享受让无数酒鬼着迷的找不着北,他们都有着明确的享乐在其中,溢于言表,喜形于色,而且遍地开花四处留香,而反观我的这个算得上嘛,好像明显的不是那个类型的爱好,似乎乐趣不那么的明显,带来的沉重感都是明确的,所谓的享受也不是那么的鲜明,而是隐晦的,需要交换一下角度换一个思维,依靠某种变幻从中得到一丝的安慰慰籍或者不属于痛苦的那些感知,就如苦茶带来的感觉,不是甜蜜的享乐而是习惯的嗜好,品茗得到的享受需要过滤而不是直接的感受,升级而来的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享受,有时转化并不顺利,反而更难受,更痛苦,苦中取乐,有些悲从中来,悲情油然而生。所以很多时候,这其中的甘苦自有心知,也很庆幸自己还有这么一个持久的知音和兴趣,它带给自己的也许就是最后的那根稻草的作用,当自己深感油尽灯干的时候,我会把目光投向它,从它那里汲取一些养分滋养一下自己的心灵,让内心生长出一些希望和理想,每当我似乎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会到我曾经写下是这些文字中获得一些启迪,曾经的自己是如何对待问题和困境的,安慰自己,拯救自己,鼓励鞭策自己,更多的时候依靠它打发我并不色彩斑斓的时光,驱赶孤独无言的境遇中的苦闷,就像一个资深的红颜知己,一个无话不谈的老友,一个情不自禁的美景,一个24小时候的伴侣,一个逆来顺受的佣人,我用起来很方面,很顺意顺心,这之后再会怎么走,我和他如何相处,是若即若离,还是形影不离,我不知道,也没有打算,也许都要看缘分如何,但不论怎么样,它以什么模样出现,它还是她,我都会义无反顾地亲近她,这是改变不了的,已经进入到我的骨子里面,扣不出去了,与我的身心绑定了,长在一起了,分不开的。今天上午看一个视频,一个三岁的女孩责问他的正在用手机拍她的视频的爸爸,拍这么多的短视频干嘛,天天拍有什么用,爸爸说为了好玩,女儿说这玩意儿没啥用,不用天天拍,我那一时有些同感,既有女儿的感受,为什么,也有父亲的同感,不拍又能怎么样,很多的时候我都问我同样的问题,可是每次都这么过来了,算是度过了一个坎儿,一个自己的心坎,当有时候这变成了压力,当一切都不顺利,当写的有关东西和写本身面临问责的时候,我都有过放弃的动议,都有过适当松一松的计划,干嘛一定要一天一篇,为什么不几天一篇,为啥要给自己定目标,自由不好吗,可是每次我都知道,如果稍有松动,如果不是天天这么坚持,如果那些借口中的一个被采用了,也许就没有了,就会彻底放弃了,我本就是坚守的这么一个还在坚持的东西,几乎放弃了所以的其他的自己曾经的很多东西,这仅存的持续到现在还有存在感的行动,还是要把这硕果继续下去,否则我也许就不是我了,变成了我自己都不认识的什么了,我是不愿意这样的事发生,所以变本加厉起来对自己苛刻,对自己不能释怀的所剩无几,仅存几项之一,还有一些我的初衷,不想一路走来花团锦簇。
后一篇:匪夷所思六零一村里的春晚@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