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五七四在实践中也在风险中@365
(2023-12-03 20:17:51)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晴 0/9。
一
考核的目的是总结好的,鞭策差的,调动积极性,推广好经验,检查指导检查在前,是为了看问题,发现不足,指导才是重点,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指导是需要检查者有老师的能力和地位,可以帮助被检查者提高工作水平和流程效率,现在大家都搞倒了,重点放在检查问题,吓唬被检查对象,到检查环节大部分工作都已经木已成舟,不会有大的改变,要进行整改都在检查之后才可以,所以检查吓人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起到的作用都相反,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只是说明之前的学习不好,检查有很多问题,当时都只能是这个结果了,发火发脾气都无济于事、于事无补,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检查过程中大动干戈、大发脾气、大打出手,这里不是自己的跑马场,也不是自己树立威信的场合,耍威风、斗脾气都体现不了检查者的水平,发现问题以适当方式予以指导,帮助被检查者提高认识和素质、提高能力和工作,这才是体现工作检查和指导的有机结合,也是检查的目的和作用,也能反映检查者
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检查很多都停留在检查的环节,而且都是过程重于结果,形式大于内容,检查是上级督促下级工作的重要方式,采用的很多,现在成为形式主义的重灾区,检查没有查出问题,回答不了人们的关切,检查没有提高工作,被检查者千方百计逃脱被检查的厄运,除了恐怖没有渴望和期待,不要被列为检查对象成为很多人热衷的寻租事务,一旦中彩被抽到检查对象等于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是可能暴露一些工作失误和问题,被列为整改对象,甚至动用各种措施处理人和事,这才是现在人们担心和恐怖的原因,就像羊圈里的羊群,哪一只被主人卖掉、哪一只被狼盯上、哪一只被宰上餐桌,都是随机的,必然中饱含偶然,那么羊群里面的每一只羊都不希望成为倒霉的那一只,不要成为那只案板上任人刀煮炙烤的鱼肉,等待宣判的时间怎样的心情,会怎么做,都是清清楚楚的,所以我们见到的各种操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躲过今天算今天,躲过明天算明天,总之现在的检查成为了人们都在做都在回避逃遁的事,考核也有相近之处,当然主要的是要评出前后,为此而争先恐后,竞技场里百花争艳千姿百态,这是与检查截然不同之处,没有那么强烈的躲避的心理和激烈的逃遁的手段,不过完全不同的态度也是一样,有人和单位对评比考核并不是那么在意,也不会那么刻意追求先进优秀,原因当然是先进落后之分没有巨大的利益差别,现在体制内的考核并没有巨大的差别化待遇紧随考核结果,也就是几百元、一千元的奖金,基本就是一纸奖状和一纸公文的表彰,晋升和升迁不太依赖考核结果,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一旦成为的末尾淘汰制这样严格的考核,那么就会是你死我活的争夺了,利益保卫战可是异常激烈,万船竟发百舸争流,所以考核也好,检查也好,都需要进行调整,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太多了,太烂了,这是现在的通病,所以要大幅减少检查和考核的数量和频次,提高质量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开始,限制不必要的检查和考核,提高检查核考核的计划性规范性,把各个环节结合好统筹好,避免各种的投机取巧和偷奸耍滑,更要严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者,特别要用好结果,不可以割裂起来对待检查和考核,要将检查考核的成果用在后来的工作中,把人力资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了,这里面有各种分寸的把握,有各个环节衔接的妙法,有各方利益平衡的巧妙,有各种可能的应对秘笈,都要认真研究和衡量,拿出高技术含量、有操作性、符合实际、接地气的方案和规范,保证考核和检查的高质量需要高素质的人员,现在大量的检查和考核都是临时抽调人员,临时机构,用极短的时间完成,这样的临时观念和操作都是草率的表面的,所以需要专业人士和职业素养才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结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与考核和检查工作,像现在的很多这个组那个组都是一些素质严重不足的人组成,他们都是以凑数的形式参与其中如何起到好的作用、拿出满意的结果呢,检查要多种形式,要客观,考核要以平时为主,也是为了客观公正,不要都是突击的方式,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悄然进行推进,要走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和考核,减少测不准原理的应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大呼隆的做法不适用于检查考核这样的精细的事。这一次休假差一点又夭折了,起因是年底的考核检查一个接着一个,都是有红头文件、有尚方宝剑、有计划、有项目、有任务、有来头的大茬儿,所以都不敢怠慢,重兵布防,严防死守,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很紧张很刺激,所以都希望我在驻地为好,可以共同应对,共同抵御风险,不过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干耗着等,还是坚持休假计划不变,有什么事情及时处理好,大不了根据需要再赶回来也成,好在这段时间的检查还算是有惊无险,摇摇晃晃地过去了,考核才开始,没有耽误,各项准备都在进行,所以大的动作之间还是有些孔隙供人们享用的,巧妙安排很重要,随机应变很关键,否则什么都不能变通,什么都一个模子,那还有灵活性机动性吗,我们早就困死了饿死了,早就卷铺盖卷打道回府了,很多的事既要原则性又要灵活性,我们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栽在了原则性上面犯错误,我们也有很多情况下栽在了灵活性不够上面,合适在哪里?在实践中也在风险中。
前一篇:匪夷所思五七三重返驻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