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一八望不断的前路@365

(2023-10-08 15:48:5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多云 16/25。

近期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各级部门都在组织农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短期的各种形式都在紧锣密鼓。昨日散步,看到路边的正在收割复播玉米的农忙景象,插花田、小块地还是这里的主流,没有什么根本改变,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似乎离这里还很遥远,不由地与一位朋友聊起乡村发展的出路,根本上讲还是人要走出去,城市化发展,工业化再上台阶,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品生产销售,产品要出口到世界各地,进入到世界产品交易的大循环体,实现价值、增长附加值,实现经济发展,农民数量将进一步减少,质量素质大幅提高,规模化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根本特征,大量的农村人口变成城市居民,这个过程持续进行,不能停止,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主流,其他都是配套和跑龙套,而这需要城市的吸纳能力的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是城市的存在的根本,产品要满足需求,国内循环的继续增大体量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对世界经济的贸易,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世界各地,这是一环套一环的大循环,我们不能无视,经常听一些人喊出闭关锁国的口号,有一种思潮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强大了,可以不需要世界了,我们自己的体量已经很大,足以吸纳我们的劳动力和产品、服务,世界贸易不足为训,可以忽略不计,这是问题不明胆子大,情况不明点子多,正是我们14亿人的独一无二的体量,要实现现代化,必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而低级生活需求不足是难以提升交易的数量和服务实现不断增加的贸易,我们生产的巨大产品和服务靠国内市场不能完全消化,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必然的依靠世界贸易,这是四十多年国家发展所证明的,将来的发展同样要依靠世界贸易,说白了就是我们的人要由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变为工人生产工业品、提供服务,国内吸收不了这么多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卖到世界各地,交易后实现价值,实现国内产值的增加,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如果我们不能以开放的思路和理念对待,那么这是难以完成的空想,尤其现在世界各国对我们有了很多的偏见,感觉到我们的威胁,有了防备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理解和感受找到各种理由反对,但不能否认的是经过几百年经济发展的各国的检验的唯一正确的路经是绕不过去的路线,喜欢与否都不重要,跟上就行,爱与不爱都不必纠结,不要否决即可,再难也要走,即便走不通等等也要走,必须要前进,除了胜利我们没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阶段已经到了这样的时期,逼着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走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超越各种艰难险阻,软化各国人们对我们的敌意,化干戈为玉帛,让他们欣然接受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是销售员的事业,没错,将来的很长时期内国人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向世界推销中国,推销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种,也是世界最伟大的职业,国人将要成为这样的行家里手,走向世界,不要说这不是我们适合的职业,一切都是形势所逼,我们正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正在被世界以新的心态接受,在相当程度上国运就取决于这次新的西征之路的成败,就像西方世界几百年前东征的道路充满了魅惑,为他们赢得世界,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机会再一次让我们有些眩晕,可是任何的犹豫、怀疑都是大事临门的过门插曲,过后都是莞尔一笑了之,也许我们等到那一天,轻舟已过万重山,回望之余我们一定会感慨万千,心潮起伏,一览众山小、来路不寻常。走过了一片收割完的玉米地,问一同的村干部这片流转的土地也要种小麦吗,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这些年饲料价格高企让这里的小麦复播玉米成为很多人的种植模式,既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又解决了人和牛羊的粮食安全,老板以700元的价格流转租赁了这个村几百亩的耕地,前年种棉花,今年种正播玉米,看来打算10月初种冬麦,明年6月收获后复种玉米或者蔬菜,这样可以增加收获,模式是有刚性和轨道、制度意义的,冬麦复播玉米在新疆,在中原的河南、陕西,河北、山东,在南方的广大地区都有广泛的应用,沿着效益的路线和环境的选择,耕作模式不断演变,形成定式,有着指导意义,遍观附近乡村无可否认这种种植模式的固有伦理,这些年来政府各级部门和官员尝试各式各样的变化,局部的调整层出不穷,可是都改变不了冬麦和玉米的轮作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历史的长河里,小麦和玉米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远万里,翻山越岭,冲过关山万重,越过河流千条,来到天山南北,来到中原大地,走遍华夏神州,扎根落地,供养着中华民族,现在是患难夫妻一般,不弃不离,这样的模式和场景可谓壮哉!听村长说现在小麦播种了1400亩,是计划的2500亩的过半了,我们之前组织了农业企业与村委会签订小麦品种合同,给农民宣传良种得到认同,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了一批化肥,赶在冬播的关键时间发放给农户,这些是我们做的助力村里农户种植小麦,现在可以看到冬麦出苗的景观,每年的9月20日到10月20日是南疆冬麦播种时节,传统的三秋最忙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今年的秋来到的比较早,村委会院内的梧桐的叶子枯黄了多时,晚与早的温度差足以让人上火,不少人上了当,不断翻转冷暖故事,恼人的风过了横塘畔,给了他人的关心,收留了余香,聊不却的过往,望不断的前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