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一六不干活就能生活@365

(2023-10-06 19:16:31)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晴转阴 16/25。

这是什么道理,经常我们面对一些不能理解的事务时免不了要追问,人们可以不相信人,也可以不相信事儿,但不能不相信道理,你不能不尊重道理,这大概是对人的最低的要求和判断,或者是一个人是否可以列为正常的人的标准,进入社会的最低的要求,一个成人的标志不仅仅是18岁,不是身高体重到达一定的数据,不是受过什么教育得到什么培训,不是吃了多少饭喝了多少水,不是过了多少桥走了多少路,不是到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风景,而是懂得的道理并应用这些道理处理事务的能力水平是否足以应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立足这个纷繁的世界,可以在人间赢得一席之地,这才是成人的标志,所谓的成人礼的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没有抓住关键,无非是估摸着这个年龄的人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只从年龄断定也是数量集群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因此而归于成人的相当部分是够不上成人的心智和道理的从善如流和基本的要求的,以残次品进入社会并被同样的要求当然会引起个人和社会问题,他们难以适应复杂社会的竞争环境,更无力应对变化魔幻的人际,虽然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到这个弱势群体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主流还是要保证社会发展的竞争性制度框架不可能照顾弱势群体到无微不至的地步,所以指望社会停下脚步予以特别的眷顾是不现实的,道德绑架解决不了问题,少数人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我们三年疫情防控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过度站在少数人群落、弱势群体、老人孩子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大多数人正常生活的愿望,最后得不偿失地让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失,同样对于那些落伍者、掉队者不可以不管不顾,对于那些懂得道理、掌握道理、运用道理的不足者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补课,但不可以不顾自己力量的大小一味地陷进去,政府也好对于社会治理需要理性,每个家庭也一样,对于那些家庭成员、孩子也要理性,不能将自己完全地投入到其中而失去了帮助他人的能力,我们首要的还是需要把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正常起来,要保证他们的活力,我们的历史上一直都有一个倾向和情绪,那就是社会精英们中总会有那样的一些人,以一个殉道者的言行向社会不公兴师问罪,以一个宗教般的信仰闻道人间苦难,将所有的人类困苦归于财富及其拥有者,或者可以牺牲生命反对所有的不公正,这样下来将是极端的思想的风起云涌,只要有问题那就一无是处,只要有苦难世界也就不配存在,只要有贫穷社会其他人都不道德,这样的情绪化的对待他人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情形,而是一直都存在的文化,一直都拥有的心理,那就是,我穷我光荣,问题不是我,而是别人造成的,我的弱势地位是张三李四带来的,拉兹的偷盗行为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他家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偏偏他自己没有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是文明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的人性之光,但不可以道德绑架,如果让这种道德成为绑架的绞索,那么它的作用不是帮助弱势群体,而是绞杀社会发展的活力,束缚大多数人们的手脚和精神,特别是一些人喜欢拿此作为自己攻击他人的凶器,这本身是极端不道德甚至是犯罪,吃亏和弱势的心理是很容易传染的,也是容易拿来挑拨离间,煽动不满情绪,贫富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被各类天兵天将、人间精英拿来推磨,给出了各种八卦的解决方案,将其制作成各类的武器弹药打击对手,人类不是只有残疾人赤贫者才有不如人的心理,而是大多数人都拥有着赴汤蹈火的感觉,似乎都是吃亏的感觉,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人比人气死人,强于自己的都是对手,都是敌人,都惹自己不舒坦,人外青山楼外楼,这人就没有个好心情,所以不满是常态,心中都有无名火,一点就着,以此拿捏人们挑事弄鬼者往往是骑墙随风飘的高手,也是需要严防死守的犯罪潜力,至于对于社会的各种道理的欠缺者可以有种种的不是,他们的问题的解决也是需要分寸把握的,这个群体的症候也是有轻有重,但是都是容易犯错、犯罪、犯浑、犯上的那一类,被利用也是他们大多数的宿命,矫正他们的缺陷是一直以来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都是需要的必要的可行的,可是不管我们各种主体采取多少措施,也都无力杜绝这样的情况的发生,其实人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也就包括这方面的禀赋差异,如此想来很多长期困扰我们的泯顽不化的千年难题迟迟无以解决,也就释然多了。今天去看几位工作上的朋友,地点还是办公室,这里工作的氛围没有减一分,索然无味的假期已经模糊了工作生活的界限,交流还是必然的假日里的话题,不过是少了几分常日里的人员嘈杂,说话多了一点安然,这已经是难得的情景了,工作似乎占据了我们一天的的24小时、一周的7天、一年的365天,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基本都模糊了,在办公室里工作、在家里也是离不开工作的内容,做梦都有工作的影子,工作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工作,似乎有些和谐押韵,没毛病,难道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就要合流了,这样的趋势到底是好还是坏,至少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很多有些觉得不爽、不适,好在退休了可以不用纠结这样的问题了,不然还真正的不知该怎么忍受,至今我不理解为何那些退休的人不习惯完全生活时光的到来,那不是自己奋斗的目的吗,积累足够的资源可以不干活就能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