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三八三音乐爱好者2023年5月26日@365
(2023-05-26 21:05:13)
标签:
365杂谈文化音乐 |
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有时多云
14/22。
一
昨晚,在电视15音乐频道听、看了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在慕尼黑举办的意大利之夜音乐会,指挥家安德里斯•尼尔森斯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几首曲目都很迷人,演唱家很出色,那位女歌唱家特别像网球冠军莎拉波娃,比她的头发更金色,皮肤更有弹性、更光亮,更有艺术气质,更靓丽,我被这场晚会震撼到的是《飞吧,让理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它的歌唱性,像一个悲伤欲绝的妇人在诉说,哭天抢地、怆然涕下,如泣如诉、哀怨悲伤,它的舒缓而饱含激情,柔和克制而坚定勇毅,旋律优美而情感挚烈,细腻不失饱满、热情不失理智,宗教式的歌咏、仪式般颂扬,宏大场面结合个性张扬,被音乐会的歌声感染,沉浸其中是必然的,晚霞灿烂,灯火辉煌,车流流光溢彩,巨大的音乐会场景,宏伟的音乐厅,座无虚席的露天场地,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被慕尼黑的夜晚吸引,为这场天人合一的音乐会喝彩。取自威尔第的歌剧《纳布科》的这首《飞吧,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也译作《希伯来奴隶之歌》,有着意大利“第二国歌”的尊名,不仅在意大利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整个欧洲以至后来的歌剧文化圈中,它都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该合唱不仅旋律优美,曲调和歌词中充满对自由和祖国的向往之情更是被世界各国的人民所喜爱,是被俘的犹太人思念家乡和祖国的群唱,歌词优美感人,深至肺腑。一群被俘虏的希伯来奴隶,在即将被处决时用歌声表达的对故乡和上帝的挚爱和对天国的向往。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安娜都有要流泪的感觉。以色列人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因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上帝本来就是雅各的神,以色列的神。上帝对犹太人的管束也很严厉,每当他们背离上帝的时候,他们就会遭受亡国之灾。每当他们回到上帝的怀抱,他们就会得到上帝的祝福。以色列这个民族,就是上帝的神迹。不管怎么说,以色列这个民族是有信仰,有尊严,有血性的民族,面对压迫勇于反抗,他们面临困境时总是能在上帝那里找到安慰和力量,那是他们祖先亚伯拉罕的神,雅各的神,他们永远的主!音乐是上帝带给人类的福音,疗伤治愈内心的悲伤,催情最好的激素,如果需要它可以送你到理想的彼岸,抚慰你不安的心,整理你纷繁的思绪,忘却人间的烦绪苦韵,凝聚柔弱的线条、绵软的色彩,编织锦绣山河、绿水青黛,充盈了你的空虚,了却了你的心愿,通透了你的身心,总算到了你的圣地。
《飞吧,让理想乘着金色的翅膀》
英文版歌词
Fly, thought, on wings of
gold,
go settle upon the slopes and the
hills
where the sweet airs of our
native soil smell soft and
mild!
Greet the banks of the river
Jordan
and Zion's tumbled towers.
Oh, my country, so lovely and
lost!
Oh remembrance so dear yet
unhappy!
Golden harp of the prophetic wise
men,
why hang so silently from the
willows
Rekindle the memories in our
hearts,
tell us about the times gone
by!
Remembering the fate of
Jerusalem
play us a sad lament
or else be inspired by the
Lord
to fortify us to endure our
suffering!
汉语版歌词
飞翔吧,让思想乘上黄金的翅膀
永远守候家乡的山谷
故土的芬芳
约旦河川,仍将回荡起我们的问候
耶路撒冷的断壁残垣,仍将叙述着往昔的尊严
我亲爱的祖国啊,虽亡犹荣
悲伤的记忆啊,铭刻在心
智者的金色竖琴
为何默然无声,在柳枝间悬垂?
请重新点亮我们心中的记忆吧
讲述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记住耶路撒冷的厄运
请为我们奏响一曲哀歌吧
让主的启示呵护、指引我们
给我们力量,承受最后的苦难吧
意大利版歌词
va,pensiero,sull'ale dorate;
飞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
va,ti posa sui clivi,sui
colli,
飞吧,君临山坡、山丘,
ove olezzano tepide e molli
在那儿,温柔而和煦的,甜美的
l'aure dolci del suolo natal!
是我们故乡的土地闻起来的芳香!
del giordano le rive saluta
问候约旦河的河岸,
di sionne le torri atterrate……
以及锡安倾倒的高塔……
oh mia patrias?bella e
perduta!
啊我的祖国是如此可爱和迷人!
oh membranza si cara e fatal!
啊如此亲切又充满绝望的回忆啊!
arpa d'or dei fatidici vati,
诉说预言的先知的黄色竖琴,
perche muta dal salice pendi?
为何你被挂在柳枝上缄默不语?
le memorie nel petto raccendi,
再燃起胸中的回忆,
ci favella del tempo che fu!
诉说以往的日子!
o simile di solima ai fati
哦不忘耶路撒冷的命运
traggi un suono di crudo
lamento,
来发出可悲的叹息声,
o t'ispiri il signore un
concento
或是让主带给我们
che ne infonda al patire virt?
忍耐我们痛苦的坚毅?
二
二战后德国一片萧条,然而热爱音乐的巴伐利亚人不等废墟清理完毕就开始重建乐团。巴伐利亚广播电台克服困难,礼聘指挥家欧根·约胡姆筹建交响乐团。约胡姆生于巴伐利亚,曾在此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完成首演,但是还从未在慕尼黑担任过乐团首席指挥。他很快就请到了一批杰出的器乐独奏家和室内乐高手作为乐团各个声部的首席,这是乐团从成立之日起就能高水准演出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世界水平的根本保证。1949年7月1日,乐团正式成立。
同年,理查德·施特劳斯返乡庆祝85岁生日,并且成为乐团的第一位客席指挥,在音乐会上指挥了自己的作品。不久后,1949年9月8日,施特劳斯病故,与乐团的合作就成为他作为指挥家的绝响。此后直至1960年,约胡姆担当第一任首席指挥。他在任内善用乐手出色的独奏能力,经常安排弦乐四重奏演出。其间,乐队以古典主义音乐及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是以安东·布鲁克纳的交响乐见长。约胡姆是一个有着深厚德奥音乐背景的指挥家,因此他所指挥的从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到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施特劳斯的音乐都具有极其感人的特征。他对于乐曲所蕴含的性格、戏剧性和精神的探求远远超过了对于速度的方式和历史的背景等等表面因素的关注,因此他所指挥的音乐往往有严谨和朴实的感觉。他最喜爱的作品是那种型态严整的乐曲,他尤其善于利用内在逻辑的运动而将音乐中的情绪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在约胡姆的调教下,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不仅成为德国最出色的广播乐团,而且也是公认的仅次于柏林爱乐乐团的德国代表性乐团。其演奏上的突出之处在于曲目范围之宽广和表现能力之优异。1957年,约胡姆率领乐团参加了爱丁堡音乐节,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第二年,他又与乐团一同赴美国演出,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约胡姆所创立的柔软而透明的乐团音响,直到他离开多年之后还顽强地存在于乐团的演奏之中,已经成为乐团典型的传统音色了。与其他广播乐团一样,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除了大量演奏经典作品以外,也负有推广当代音乐创作的使命,以音乐会表演和广播录音等方式对当代作曲家予以支持和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乐团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当代音乐教育团体。1960年,约胡姆离开慕尼黑,但依然与乐团保持紧密联系,经常回团担任客席指挥。自约胡姆之后,担任过乐团首席指挥的还包括库贝利克和柯林·戴维斯。作为杰出的指挥家,他们两人都为乐团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993年,洛林·马泽尔成为乐团的音乐总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会经常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来设计和展开的,比如以《庄严弥撒》作为高潮的贝多芬交响乐作品的巡回演出,”从帕勒斯特里那到斯特拉文斯基—教堂音乐巡礼”,以《安魂曲》作为结束的莫扎特作品,以及马勒、布鲁克纳和舒伯特的交响曲全集等。这种选题方式既说明乐团在选择作品时的宏观性和思想性,也说明乐团在保留曲目方面范围之宽。要指出的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从诞生之日至今还不到半个世纪,这一切成就都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取得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自从1949年由欧根·约胡姆(Eugen
Jochum)建立以来,以其顶级音乐家的阵容,保留曲目的时间跨度之大,从18世纪至当代的作品再到前任首席指挥安排的重点曲目以及乐团成员富有张力和风格的演奏,使此团跻身于世界顶级乐团之林。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历史与历任首席指挥密不可分:创建者欧根·约胡姆(Eugen
Jochum)带领着这支乐团走过了11年(1949-60),建立了国际声誉。1993年至2002年间洛林·马泽尔(Lorin
Mazzel)以高效率、专注、精准的工作态度使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水平达到了技术上无懈可击的水平,可称之为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乐团之一。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对于新音乐的培养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悠久传统,自建团以来就一直将在KARL
AMADEUS于1946年建立的“音乐万岁”(Music Viva)
中演出视为一项主要任务,并由此见证了这一传统。在此地,慕尼黑的听众可以亲临乐团对于现代派作品的传奇演绎,并且作曲家也常客串在指挥台上,如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winsky),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及最近的卡尔海因茨·施拖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毛里西奥·卡赫尔(Mauricio
Kagel)和卢恰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此乐团更多的一系列客坐指挥有如一部20世纪的指挥史: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欧内斯特·昂塞尔梅(Ernest Ansermet),夏尔·明希(Charles
Munch),法兰克·费里克塞,(Ferenc Fricsay),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埃里希·克莱伯(Erich Kleiber),赫尔曼·谢尔欣(Hermann
Scherchen),奥托·克勒姆佩雷尔(Otto Klemperer),卡尔·伯姆(Karl
B?hm),埃里希·赖因斯多尔夫(Erich Leinsdorf),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冈特·万德(Günter Wand),索尔蒂·格奥尔格爵士(Sir Georg
Solti),沃尔夫冈·扎瓦利施(Wolfgang Sawallisch),祖宾·梅塔(Zubin
Mehta),卡洛·马里亚·朱利尼(Carlo Maria Giulini),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小泽征尔(Seiji Ozawa)以及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与乐团有着密切联系的莱奥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直到1990年去世仍然在慕尼黑执棒,并给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音乐会,如在1981年演出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便令人赞叹不已。
后一篇:匪夷所思三八四人事@365